大乌泡根
《*辞典》:大乌泡根
拼音注音
Dà Wū Pào Gēn
别名
乌泡(《四川常用中草药》)
出处
《分类草药性》
来源
为蕾薇科植物川莓的根或叶。秋、冬季采根,夏季采叶。
原形态
落叶灌木。高2~5米。茎圆柱形,无刺,密被灰褐色茸毛,有时混生刚毛。单叶,近圃形或宽卵形,直径6~17厘米,先端急尖或圆钝,基部心形,边缘有不整齐锯齿,常有不明显的5~7裂,上面粗糙,下面灰绿色,网脉明显,有短绒毛;叶柄长5~7厘米;托叶较宽,近似卵圆形,基部不对称,顶端浅裂,有早落现象。圆锥花序顶生或成腋生花丛;总花梗和花梗密生绒毛;花紫色,直径1~1.5厘米;萼裂片三角状卵形,先端尾尖,内外两面有茸毛;花瓣倒卵圆形;雄蕊多数。聚合果近球形,直径6~8毫米,黑色。花期6~7月。果期8~9月。
生境分布
生于山坡、路旁、林边、林中及灌丛中。分布四川、贵州、湖北、西藏等地。
性味
《四川常用中草药》:"酸咸,平。"
功能主治
凉血,活血。治劳伤吐血,咳血,月经不调,痢疾,瘰疬,骨折。
①《四川常用中草药》:"根:祛风除湿,止呕,活血。治劳伤吐血,月经不调,口有腥气,瘰疬,痘后目翳,疯狗咬伤。叶:治黄水疮。"
②《贵州药植目录》:"全株:清热凉血,止血,接骨。治痢疾,脱肛,倒经,咳血,骨折。"
用法用量
内服:煎汤,0.5~1两;或浸酒、炖肉服。外用:叶,研粉撒布。
摘录
《*辞典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黄石脂
- 弯管花
- 水黄杨木
- 曼陀罗子
- 猪獠参
- 松叶防风花
- 野漆树根
- 碎米荠
- 理肺散
- 排钱树
- 烧伤藤
- 蒺藜
- 天泡子
- 坡参
- 九管血
- 矩叶大青
- 甜杏仁
- 芨芨草花
- 斩妖剑
- 木瓜
- 黄泡果
- 土黄连
- 胡桃青皮
- 花点草
- 阳雀花
- 芦叶
- 珍珠草
- 天山堇菜
- 枣槟榔
- 猕猴梨根
- 白叶刺根
- 倒根蓼
- 金挖耳根
- 药王茶
- 蛤仔
- 蟹爪兰
- 托里贝母
- 苕叶细辛
- 天麻子
- 头顶一朵花
- 枫香树根
- 红辣蓼
- 蚕茧草
- 百舌鸟
- 八角莲
- 猫眼睛
- 蓝胡麻草
- 泽泻
- 小鸦葱
- 野芝麻花
- 黑面叶
- 小青
- 马鬃参
- 鹅脚板
- 黄杨叶
- 小毛蓼
- 满天星
- 苹果
- 苔垢菜
- 木香子
- 山苏木
- 野棉花
- 深山不出头
- 莲房
- 刀豆
- 向天蜈蚣
- 苦葵鸦葱
- 一把篾
- 刺楸
- 仙环小皮伞
- 小接骨丹
- 姜叶三七
- 远志木蓝
- 万寿菊花
- 翻背白草
- 绛梨木根
- 野花椒根
- 小米口袋
- 毛贯众
- 刺萼悬钩子
- 披散糖芥
- 蔓胡颓子叶
- 秤钩风
- 獐耳细辛
- 斩龙剑
- 狗爪樟
- 蚂蚁上树
- 响铃豆
- 福建排草
- 穿石藤
- 盲肠草
- 西藏酸模
- 蜈蚣草根
- 细轴荛花
- 蟾酥
- 羊洪膻
- 细叶防风
- 灵香蒿
- 臭藿香
- 串铃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