全缘榕
《中华本草》:全缘榕
拼音注音
Quán Yuán Rónɡ
别名
铁牛入石、奶汁草、土麻黄、水沉香
来源
药材基源:为桑科植物全缘榕的根、叶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Ficus Pandurta Hance var. holopjulla MigO采收和储藏:根,四季可采;叶,夏季采收。均可鲜用或晒干。
原形态
灌木,高lm以上。幼枝绿褐色,有短毛,老枝棕褐色。单叶互生;叶柄紫红色,长 5-10mm;托叶三角状披针形,长约6mm,早落;叶片膜质,倒卵形、倒卵状披针形或披针形,长5-13cm,宽1.5-4cm,先端短尾尖或急尖,中部不收狭,基都楔形,叶表面鲜时有黄色腺点,幼时有短毛,后脱落,叶下面有小腺点,全缘;基生3脉,侧脉5-7对,脉上有毛。隐头花序(榕果)单生于叶腋或生于已落叶的枝上,直径6-8mm,顶部脐状突起,基部圆形或收缩成极短的柄,基苞片卵形;雄花、瘿花生于同一花序托内,雄花生于上部,花被片4,雄蕊3;瘦花具短梗或无梗,花被片3-4,子房近球形,花柱侧生;雌花生于另一花序托内,无梗或具短梗,花被片3-4,子房近椭圆形,花柱侧生。瘦果。花、果期6-11月。
生境分布
生态环境:生于山坡、路旁或疏灌林缘。资源分布:分布于华南及浙江、江西、福建、湖南、广东、海南、广西等地。
性味
味辛、性温
功能主治
祛风除湿;解毒消肿。主祛风除湿;解毒消肿主治风湿痹痛;风寒感冒;血淋;带下;乳少;乳痈;痛疽溃疡;跌打损伤;毒蛇咬伤
用法用量
内服:煎汤,15-30g,鲜品用量加倍。外用:适量,捣敷。
摘录
《中华本草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菝葜
- 山五味子根
- 双籽棕
- 扁蕾
- 苏土藁本
- 山五味子叶
- 荠苎
- (鱼彭)鱼鳃
- 白粉蕨
- 三对节
- 白脚威灵
- 变叶美登木
- 白胶香
- 千叶独活
- 变叶榕
- 薯莨
- 白毛委陵菜
- 扁樱桃
- 山五味子
- 鹬肉
- 四楞蒿
- 獾骨
- 杜鹃花果实
- 鸭肪
- 青蒿根
- 鸭脚艾
- 雀梅藤叶
- 青礞石
- 旱冬瓜
- 驳骨丹
- 青兰
- 挖耳草根
- 麝香草
- 鼠肾
- 雀舌豆
- 酸藤木
- 水鸡油
- 蛇根草
- 赛葵
- 水边指甲花
- 红娘子
- 鹰头
- 水葫芦
- 散血飞
- 鱼鳞甲
- 菘子
- 青酒缸根
- 三七花
- 山麦冬
- 金丝刷
- 土黄芩
- 水葫芦七
- 菘菜
- 峨眉蕨贯众
- 五瓣寄生
- 青骨藤
- 炸腰果
- 藏青果
- 刺血红
- 首乌藤
- 水虱草
- 波罗蜜
- 鳖肉
- 雀麦米
- 桃茎白皮
- 苦芦骨
- 菠菜
- 蛇婆
- 蒒实
- 韶子
- 水金凤茎叶
- 石龙刍根
- 雅红隆
- 水虾子草
- 星宿菜
- 水麻叶
- 水葫芦根
- 斑鸠木
- 黄大豆
- 八仙花
- 翼首草
- 硕苞蔷薇
- 棒棒木
- 块茎糙苏
- 豆腐浆
- 沙拐枣
- 刺楸茎
- 砂漏芦根
- 碎密花
- 苏铁花
- 生瓜
- 燕窝
- 三匹叶
- 水菖蒲
- 石龙子
- 漏篮子
- 通花根
- 土百部
- 素兴花
- 斑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