全缘榕
《中华本草》:全缘榕
拼音注音
Quán Yuán Rónɡ
别名
铁牛入石、奶汁草、土麻黄、水沉香
来源
药材基源:为桑科植物全缘榕的根、叶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Ficus Pandurta Hance var. holopjulla MigO采收和储藏:根,四季可采;叶,夏季采收。均可鲜用或晒干。
原形态
灌木,高lm以上。幼枝绿褐色,有短毛,老枝棕褐色。单叶互生;叶柄紫红色,长 5-10mm;托叶三角状披针形,长约6mm,早落;叶片膜质,倒卵形、倒卵状披针形或披针形,长5-13cm,宽1.5-4cm,先端短尾尖或急尖,中部不收狭,基都楔形,叶表面鲜时有黄色腺点,幼时有短毛,后脱落,叶下面有小腺点,全缘;基生3脉,侧脉5-7对,脉上有毛。隐头花序(榕果)单生于叶腋或生于已落叶的枝上,直径6-8mm,顶部脐状突起,基部圆形或收缩成极短的柄,基苞片卵形;雄花、瘿花生于同一花序托内,雄花生于上部,花被片4,雄蕊3;瘦花具短梗或无梗,花被片3-4,子房近球形,花柱侧生;雌花生于另一花序托内,无梗或具短梗,花被片3-4,子房近椭圆形,花柱侧生。瘦果。花、果期6-11月。
生境分布
生态环境:生于山坡、路旁或疏灌林缘。资源分布:分布于华南及浙江、江西、福建、湖南、广东、海南、广西等地。
性味
味辛、性温
功能主治
祛风除湿;解毒消肿。主祛风除湿;解毒消肿主治风湿痹痛;风寒感冒;血淋;带下;乳少;乳痈;痛疽溃疡;跌打损伤;毒蛇咬伤
用法用量
内服:煎汤,15-30g,鲜品用量加倍。外用:适量,捣敷。
摘录
《中华本草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树葫芦
- 鱵鱼
- 杂蘑
- 鹿齿
- 牛耳岩白菜
- 雀梅藤
- 假连翘
- 橘皮
- 红毛五加皮
- 盘羊睾丸
- 金荞麦
- 大山黧豆
- 刺叶苏铁
- 光棍草
- 跌打草
- 胶质鼠尾草
- 绿玉树
- 雀榕根
- 小接骨丹
- 红田乌草
- 牛藤
- 青头雀
- 小发散
- 石米
- 鲥鱼鳞
- 水蔓青
- 鼠肝
- 五色梅根
- 小叶金花草
- 朱蕉花
- 一文钱
- 竹芋
- 野鸦椿根
- 嘉兰
- 鳢鱼血
- 对叶油麻根
- 球衣藻
- 捆仙丝
- 白鹇
- 榄仁树子
- 三叶豆
- 五气朝阳草
- 红豆蔻
- 枸骨树皮
- 藤黄
- 藤壶
- 皂角刺
- 卷边桩菇
- 鞘菝葜
- 十大功劳根
- 双剪菜
- 玉竹
- 芒叶小米草
- 黄背草苗
- 紫茎
- 羊洪膻
- 野三七
- 桦树液
- 熊脂
- 红豆
- 八角枫
- 桤木枝梢
- 梅花冰片
- 尿泡草
- 米麦麨
- 柏脂
- 三钻风
- 小白棉
- 红丝线
- 知风草
- 三叉凤尾蕨
- 骆驼脂
- 铁仔
- 野荔枝
- 湿鼠曲草
- 大果臭椿皮
- 槐米
- 烟锅草
- 向日葵叶
- 水麻
- 扭鞘香茅
- 滇白药子
- 三方草
- 天香炉
- 黄花倒水莲
- 鸬鹚(鸬鹚)
- 山漆树
- 石见穿
- 南方红豆杉
- 翅果唐松草
- 蓖麻根
- 金槐
- 杉木油
- 鹰不泊
- 追骨风
- 梨木灰
- 鱼香根
- 宝盖草
- 地蚕
- 高原蚤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