云南铁扁担
《中华本草》:云南铁扁担
拼音注音
Yún Nán Tiě Biǎn Dɑn
别名
大心不甘、流苏开口箭
来源
药材基源:为百合科植物齿瓣开口箭的全草或根茎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Tupistra fimbriata Hand.Mazz.采收和储藏:全年均可采收,洗净,鲜用或晒干。
原形态
齿瓣开口箭 多年生草本。根茎圆柱形,直径0.6-1.5cm,黄褐色或绿色。叶基生,纸质,3-6枚或更多,近两列的套叠;叶片舌状披针形或倒披外形,长30-65cm,宽3.5-6.5cm,先端渐尖,基部渐狭成明显或不明显的柄,边缘皱波状;鞘叶2枚。穗状花序侧生,长2-6cm;苞片印状三角形或卵状披针形,先端渐尖,膜质,淡绿色或淡褐色,边缘白色,流苏状;花被简状钟形,长6-8mm,裂片6,卵形,长2-3mm,宽3-3.5mm,绿色,肉质,边缘白膜质,分裂成不整齐的钝齿或近流苏状;雄蕊6,花丝贴生于花被筒上部,分离部分不明显,花药宽椭圆形;子房卵形,花柱长达3.6mm,柱头3裂。浆果椭圆形,长约1cm,宽7-8mm,熟时黄褐色,具种于1-3颗。花期5月,果期11月。
生境分布
生态环境:生于海拔1200-2800m的林下或灌丛中潮湿处、沟边。资源分布:分布于四川和云南。
化学成分
根茎合开口箭素(tupistrin)。其结构中含羟基洋地黄毒甙元(gitoxigenin)。
药理作用
本品成分开口箭素具有典型的洋地黄样作用,似属速效强心甙类药物。用豚鼠测定其治疗指数为3.12,较毒毛花苷G(2.31)为小。 本品排出快,鸽子用开口箭素24h后已完全从体内排除。此外,开口箭素无溶血作用,对热稳定。
性味
辛;微苦;凉;有小毒
功能主治
祛风湿;强心利尿;解蛇毒。主风湿痹痛;心脏性水肿;毒蛇咬伤伤
用法用量
内服:煎汤,2-3g。研末,每次0.5-1g。外用:适量,捣敷。
摘录
《中华本草》
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:云南铁扁担
别名
竹根七、万年青、心不甘、须瓣开口箭
来源
百合科云南铁扁担Tupistra fimbriata Hand.-Mazz.,以根状茎、全草入药。
生境分布
四川、云南。
性味
苦、微甘,寒。有小毒。
功能主治
清热解毒,强心利尿,舒筋活血。主治心脏性水肿,毒蛇咬伤,跌打损伤,风湿痛,胃痛,外伤出血。
用法用量
1钱,配方用,水煎服或外用。
摘录
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由跋
- 罂粟嫩苗
- 野花生
- 天目木兰
- 腰子草
- 千金子
- 阴香皮
- 甜杏仁
- 白头翁花
- 藤子甘草
- 玉溪天仙藤
- 藤黄连
- 白绒草
- 白花射干
- 白草
- 斑瓣虎耳草
- 翼首草
- 白兰花叶
- 宽叶紫萁
- 甜地丁
- 楸树
- 云实
- 球兰
- 南瓜七
- 半边钱
- 野罂粟
- 天目琼花
- 野香茅
- 白饭树根
- 白三七根
- 芫花根
- 云支花
- 燕窝
- 野升麻
- 秋鼠曲草
- 茄叶
- 半边苏
- 野樱花
- 野海椒
- 眼子菜根
- 天名精
- 扁豆衣
- 羊胡髭草
- 野鸦椿子
- 野京豆
- 藤本夜关门
- 天仙子
- 野芝麻根
- 白豆
- 羊蹄肉
- 滨旋花
- 白地紫菀
- 云南铁丝莲
- 兔肉
- 苔水花
- 茄花
- 土羌活
- 白细辛
- 扁秆藨草
- 羊乳
- 扁豆
- 杯菊
- 白豆蔻
- 一箭球
- 掐不齐
- 桤木皮
- 越王余筭
- 野木瓜果
- 野柿花
- 白紫草
- 布荆
- 野花椒根
- 羊毛绒球蟹
- 野荔枝果
- 板蓝根
- 一包花
- 笔仔草
- 葶苈
- 燕麦草
- 野核桃仁
- 野桂花
- 半边菜
- 白草莓
- 羊蹄叶
- 羊靥
- 白三七
- 伴蛇莲
- 洋金花
- 玉簪花根
- 玉蝉花
- 蜻蜓
- 天星藤
- 野花椒叶
- 斑叶紫金牛
- 曲枝假蓝
- 蘡薁藤
- 台湾泡桐
- 藤仲
- 秋石
- 盐肤木根