牛屎树
《*辞典》:牛屎树
拼音注音
Niú Shǐ Shù
别名
桤木皮(《天宝本草》),罗拐木、菜壳蒜(《贵州民间药物》)。
出处
《贵州民间药物》
来源
为桦木料植物桤木的嫩叶及树皮。全年可采。
原形态
落叶乔木,高至40米。树皮平滑,灰色;小枝幼时具短柔毛,最后无毛,有皮孔。叶倒卵状长椭圆形或椭圆形,长6~15厘米,宽2.8~8厘米,先端短尖,基部狭尖,边缘有不规则锯齿,上面绿色,下面淡绿色,侧脉8~10对,脉腋有疏细毛;叶柄长约2厘米,密生茸毛。花单性,雌雄同株;雌雄柔荑花序各单生于叶腋间,雄花序伸长,每1苞片有花3朵,雌花序球形,每苞片有花2朵.果序卵圆形,果序梗细长,长达8厘米;翅坚果卵状长椭圆形,有膜质翅。
生境分布
生于山边、土坎、林中。分布四川、贵州等地。
性味
性平,味涩,有小毒。
功能主治
《天宝本草》:"平肝,清火,利气。治鼻衄,崩症,风火赤目。"
复方
①治麻疯:牛屎树、小米柴,三棱草(八面风)各半斤。共捣绒,煎水洗患处。(《贵州民间药物》)
②治腹泻:牛屎树皮三钱。捣绒兑开水服,每日三次。(《贵州民间药物》)
摘录
《*辞典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糯米条
- 拟囊果芹
- 牛奶菜
- 牛肺
- 糯稻根须
- 欧绵马
- 扭子菜
- 牛毛毡
- 牛王肺筋草
- 牛黄
- 南牡蒿
- 牛抄藤
- 牛耳散血草
- 牛马藤
- 狼油
- 虎杖叶
- 柏子仁
- 无距耧斗菜
- 马牙贯众
- 撒发
- 细叶乌蔹莓
- 银线草
- 漏斗瓶蕨
- 红毛鸡
- 金腰子
- 蓝茶
- 草血竭
- 红寒药
- 红麸杨
- 红皮云杉
- 砂仁
- 衣鱼
- 奶浆参
- 扭序花
- 亮菌
- 云南荚蒾根
- 车前子
- 石韦根
- 黄茄花根
- 黄背草果
- 毛赪桐
- 紫青藤根
- 盾叶薯蓣
- 羊角棉
- 见风消
- 巴豆霜
- 大块瓦
- 高山大黄
- 雕爪
- 烧伤藤
- 三棱
- 蘽根
- 川楝子
- 多花景天三七
- 矮叶书带蕨
- 白苏子油
- 小麦麸
- 山蚂蝗
- 狐肝
- 白勒
- 牛角瓜
- 瓜子莲
- 排草香
- 多蒴曲尾藓
- 对叶草
- 皂角刺
- 假酸浆
- 青鱼枕
- 黄桷树根疙瘩
- 刺南蛇藤
- 波罗蜜树液
- 斑鸠占叶
- 小金钱草
- 翡翠
- 地皮风
- 藜芦
- 常春卫矛
- 一品红
- 化香树叶
- 田唇乌蝇翼
- 野菊
- 黄山药
- 凫羽
- 九龙藤
- 脾寒草
- 蚂蚁花根
- 鸡挂骨草
- 纤毛婆婆纳
- 红背酸藤
- 叶底珠
- 小毛鸡
- 绒毛诃子
- 狗筋蔓
- 石枣子
- 竹叶吉祥草
- 龙须草
- 打破碗花花
- 鲤鱼皮
- 小罗伞
- 野芝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