女儿红叶
《中华本草》:女儿红叶
拼音注音
Nǚ ér Hónɡ Yè
别名
鸭公头叶、鸭公叶。
英文名
Leaf of Yunnan Supplejack
出处
出自《分类草药性》
来源
药材基源:为鼠李科植物云南勾儿茶Berchemia yunnanensis Franch.的叶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Berchemia yunnanensis Franch.[B.pycnantha Schneid.;Microrhamnus mairei Levl.]采收和储藏:9-10月采挖,洗净,切片晒干。
原形态
云南勾儿茶 攀援灌木,长3-5m。小枝平展,淡黄绿色,老枝黄褐色,无毛,疏生黑点。叶互生;叶柄长7-13mm,无毛;托叶披针形;叶片纸质,卵状椭圆形、长圆状椭圆形或卵形,长2.5-6cm,宽1.5-3cm,先端锐尖,具小尖头,基部圆形或宽楔形,两面无毛,上面绿色,下面浅绿色,全缘,侧脉6-10对。花两性,通常数朵簇生,近无总梗或有短总梗,排成聚伞总状或狭聚伞圆锥花序,花序多顶生,长3-5cm,花梗长3-4mm,无毛;花芽三角形,先端尖,花梗与花等长或略长;萼片5,宽于花瓣,宽披针形;花瓣5,黄色,倒卵形,先端微凹;雄蕊5,稍短于花瓣;子房无柄。花柱呈2浅裂。核果长圆形,先端微尖或钝,长约7mm,熟时红色,后紫黑色,宿存花盘皿状。花期6-8月,果期至翌年4-5月。
生境分布
生态环境:分布于海拔15000-3900m的溪流边灌丛或林中土坎或荒坡。资源分布:分布于陕西、甘肃、四川、贵州、云南和西藏东部。
性味
味苦;性凉
归经
肝经
功能主治
止血;解毒。主吐血;痈疽疔疮
用法用量
内服:煎汤,6-15g。外用:适量,捣烂敷。
各家论述
1.《分类草药性》:治吐血。2.《贵州民间药物》:治痈疽疔疮,捣烂敷。
摘录
《中华本草》
《*辞典》:女儿红叶
拼音注音
Nǚ ér Hónɡ Yè
出处
《分类草药性》
来源
为鼠李科植物云南勾儿茶的叶。
功能主治
①《分类草药性》:"治吐血。"
②《贵州民间药物》:"治痈疽疔疮,捣烂敷。"
摘录
《*辞典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牛嗓管树根
- 马蹄荷
- 奶浆木
- 柠檬桉
- 楠藤
- 泥鳅滑液
- 牛大力
- 牛奶子
- 蒲种壳
- 马雹儿
- 南藤
- 爬地卷柏
- 马铃薯
- 尿泡草
- 柠条子
- 马甲子叶
- 麻柳叶
- 麻根
- 柠条根
- 马甲子根
- 南蛇藤果
- 牛乳
- 马牙贯众
- 麻疯树
- 苤蓝
- 马皮
- 马缨花
- 马蹄根
- 赛金刚
- 马齿
- 麋角
- 麻风树
- 南瓜
- 马鹿花
- 铺地草
- 马鞍藤根
- 酥
- 麻楝
- 女儿茶
- 柠檬
- 牛喉咙
- 马瓞儿
- 铺地罗伞
- 酸枣树皮
- 麦瓶草种子
- 南川升麻
- 南赤瓟
- 泡桐花
- 马肉
- 马蹄草
- 麻油
- 麻蕡
- 柠檬根
- 楠材
- 蒲桃种子
- 马钱子
- 马鬃蛇
- 马鬐膏
- 麻腊干
- 南蛇藤
- 女娄菜
- 女贞皮
- 拟缺香茶菜
- 破天菜
- 楠木皮
- 马鞍叶
- 南板蓝叶
- 奶汁树
- 扭鞘香茅
- 苹果
- 牛奶柴
- 马绊草
- 马蔺根
- 马陆
- 鳗鲡鱼骨
- 麻鱼胆
- 宁波溲疏
- 扭肚藤
- 蒲葵叶
- 麻皮
- 南瓜藤
- 南酸枣
- 女贞根
- 漂摇豆
- 奶浆柴胡
- 破头风
- 牛嗓管
- 葡萄藤叶
- 南蛇竻根
- 破布叶
- 马蹄细辛
- 马蹬草
- 霹水草
- 南方荚蒾
- 南板蓝根
- 女萎
- 破叶莲
- 牛嗓管树
- 酸枣根
- 麻口皮子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