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打锤
《*辞典》:千打锤
拼音注音
Qiān Dá Chuí
别名
铁线树(广州部队《常用中草药手册》),耙齿钩(《中国高等植物图鉴》)。
出处
广州部队《常用中草药手册》
来源
为樟科植物白胶木的根。全年可采。
原形态
灌木或小乔木,通常高6米.根膨大呈纺锤形。小枝柔弱。叶互生,纸质,椭圆形至长椭圆状披针形,长5~10厘米,宽1.5~4厘米,先端尾状渐尖,基部急尖,上面深绿色,仅叶脉有贴伏柔毛.下面密生金黄色或锈色贴伏柔毛,有光泽,离基3出脉;叶柄无毛,长5~10毫米。雌雄异株;雌花序于叶腋单生,无梗或有短梗;花被片6,条状矩圆形至狭矩圆形,长2毫米,有柔毛;能育雄蕊9,花药2室,皆内向瓣裂。果实椭圆形,黑色,有光泽,长8~10毫米。花期2~3月。果期7~8月。
生境分布
生于杂木林、山谷疏林中。分布广东、广西等地。
性味
广州部队《常用中草药手册》:"辛,温。"
功能主治
广州部队《常用中草药手册》:"行气止痛,散瘀消肿。治跌打肿痛,风湿骨痛,胃肠胀气。"
用法用量
内服:煎汤,3~6钱。
摘录
《*辞典》
《中华本草》《中药大辞典》:千打锤
拼音注音
Qiān Dá Chuí
别名
铁线树、耙齿钩、台乌球
英文名
Root of Chun Spicebush
出处
出自广州部队《常用中草药手册》
来源
药材基源:为樟科植物鼎湖钓樟的根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Lindera chunii Merr.采收和储藏:全年可采收,洗净,切碎,晒干。
原形态
白胶木,灌木或小乔木,通常高6米。根膨大呈纺锤形。小枝柔弱。叶互生,纸质,椭圆形至长椭圆状披针形,长5-10cm,宽1.5-4cm,先端尾状渐尖,基部急尖,上面深绿色,仅叶脉有贴伏柔毛,下面密生金黄色或锈色贴伏柔毛,有光泽,离基3出脉;叶柄无毛,长5-10mm。雌雄异株;雌花序于叶腋单生,无梗或有短梗;花被片6,条状矩圆形至狭矩圆形,长2mm,有柔毛;能育雄蕊9,花药2室,皆内向瓣裂。果实椭圆形,黑色,有光泽,长8-10mm。花期2-3月。果期7-8月。
生境分布
生态环境:生于杂木林、山谷疏林中。资源分布:分布广东、海南、广西等地。
性味
辛;温
归经
肝;胃经
功能主治
祛风除湿,行气宽中;散瘀止痛。主跌打肿痛;脘腹胀痛;跌打伤痛
用法用量
内服:煎汤,9-15g,鲜品15-30g。
各家论述
广州部队《常用中草药手册》:行气止痛,散瘀消肿。治跌打肿痛,风湿骨痛,胃肠胀气。
摘录
《中华本草》《中药大辞典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瓦楞子
- 核桃叶
- 花鱼
- 白兰花叶
- 丽江青木香
- 毛五加皮
- 野罂粟壳
- 乌榄核
- 石楠
- 小三棵针
- 马尿花
- 药茴香
- 小果野葡萄
- 白云瓜叶
- 中华赛爵床
- 小草寇
- 石蜐
- 大发表
- 山五味子
- 滇高良姜
- 露兜竻花
- 鸡嗉子叶
- 雪猪骨
- 笔筒草
- 双参
- 线叶蚤缀根
- 土附
- 竹节海棠
- 猪笼草
- 紫铜矿
- 总序绿绒蒿
- 楤木根
- 荔枝根
- 太白丽参
- 天仙果
- 牛尾蒿
- 铁华粉
- 树乌蝇羽
- 土藁本
- 小梾木
- 天牛
- 蜜蜂子
- 桦叶荚蒾
- 冬葵根
- 星宿菜
- 一枝黄花
- 柿子
- 野漆树根
- 白猪母菜
- 糠油
- 荷叶蒂
- 红敷地发
- 草菇
- 阔叶垂头菊
- 宽叶返魂草
- 大独叶草
- 毛诃子
- 瘴气藤
- 心叶荚蒾根
- 巴茅根
- 莲须
- 鲨鱼翅
- 石莽草
- 草问荆
- 山樱桃
- 乌贼鱼肉
- 异株百里香
- 树扁竹
- 旋花
- 大黄
- 清香桂
- 山绿茶
- 粟糠
- 狗爪樟皮
- 黄颡鱼
- 血余
- 透明草
- 鹿藿根
- 水锦树
- 少年红
- 红楠
- 牧马豆
- 楤木白皮
- 花叶矮陀陀
- 毛花点草
- 裂叶心翼果
- 毛女贞
- 虾蟆
- 猫儿眼睛
- 海非菜籽
- 刺子莞
- 落花生
- 大管
- 黄山梅
- 黄泡子
- 李根
- 太白小紫菀
- 海虾
- 白果槲寄生
- 苦参实