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打锤
《*辞典》:千打锤
拼音注音
Qiān Dá Chuí
别名
铁线树(广州部队《常用中草药手册》),耙齿钩(《中国高等植物图鉴》)。
出处
广州部队《常用中草药手册》
来源
为樟科植物白胶木的根。全年可采。
原形态
灌木或小乔木,通常高6米.根膨大呈纺锤形。小枝柔弱。叶互生,纸质,椭圆形至长椭圆状披针形,长5~10厘米,宽1.5~4厘米,先端尾状渐尖,基部急尖,上面深绿色,仅叶脉有贴伏柔毛.下面密生金黄色或锈色贴伏柔毛,有光泽,离基3出脉;叶柄无毛,长5~10毫米。雌雄异株;雌花序于叶腋单生,无梗或有短梗;花被片6,条状矩圆形至狭矩圆形,长2毫米,有柔毛;能育雄蕊9,花药2室,皆内向瓣裂。果实椭圆形,黑色,有光泽,长8~10毫米。花期2~3月。果期7~8月。
生境分布
生于杂木林、山谷疏林中。分布广东、广西等地。
性味
广州部队《常用中草药手册》:"辛,温。"
功能主治
广州部队《常用中草药手册》:"行气止痛,散瘀消肿。治跌打肿痛,风湿骨痛,胃肠胀气。"
用法用量
内服:煎汤,3~6钱。
摘录
《*辞典》
《中华本草》《中药大辞典》:千打锤
拼音注音
Qiān Dá Chuí
别名
铁线树、耙齿钩、台乌球
英文名
Root of Chun Spicebush
出处
出自广州部队《常用中草药手册》
来源
药材基源:为樟科植物鼎湖钓樟的根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Lindera chunii Merr.采收和储藏:全年可采收,洗净,切碎,晒干。
原形态
白胶木,灌木或小乔木,通常高6米。根膨大呈纺锤形。小枝柔弱。叶互生,纸质,椭圆形至长椭圆状披针形,长5-10cm,宽1.5-4cm,先端尾状渐尖,基部急尖,上面深绿色,仅叶脉有贴伏柔毛,下面密生金黄色或锈色贴伏柔毛,有光泽,离基3出脉;叶柄无毛,长5-10mm。雌雄异株;雌花序于叶腋单生,无梗或有短梗;花被片6,条状矩圆形至狭矩圆形,长2mm,有柔毛;能育雄蕊9,花药2室,皆内向瓣裂。果实椭圆形,黑色,有光泽,长8-10mm。花期2-3月。果期7-8月。
生境分布
生态环境:生于杂木林、山谷疏林中。资源分布:分布广东、海南、广西等地。
性味
辛;温
归经
肝;胃经
功能主治
祛风除湿,行气宽中;散瘀止痛。主跌打肿痛;脘腹胀痛;跌打伤痛
用法用量
内服:煎汤,9-15g,鲜品15-30g。
各家论述
广州部队《常用中草药手册》:行气止痛,散瘀消肿。治跌打肿痛,风湿骨痛,胃肠胀气。
摘录
《中华本草》《中药大辞典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玉簪花
- 大避债蛾
- 野鸦椿皮
- 关白附子
- 野枇杷
- 老鸦胆叶
- 篱天剑
- 凤眼草
- 大叶蛇泡簕
- 列当
- 波缘楤木
- 桂子
- 黄麻梗虫
- 蛇果黄堇
- 金纽子
- 枳椇叶
- 竹蠹虫蛀末
- 饱饭花枝叶
- 中华水龙骨
- 柱果铁线莲
- 止血扇菇
- 血水草
- 水鸡油
- 猪鬃刚
- 指甲兰
- 猪胆粉
- 枳椇子
- 皂柳根
- 枳椇木皮
- 中国繁缕
- 紫油木皮
- 窄叶飘带草
- 指甲花叶
- 竹节三七
- 半边旗
- 紫柚木
- 猪毛七
- 猪脂膏
- 艾实
- 止泻木皮
- 栀子
- 指天椒
- 祖师麻
- 猪血
- 棕竹
- 疝气草
- 棕树根
- 猪殃殃
- 红牛尾七
- 猪肉
- 紫葳茎叶
- 榛子
- 猪肤
- 枣树皮
- 中华石楠果
- 棕树心
- 紫花堇菜
- 朱砂
- 中华绣线梅
- 止泻木
- 炙黄芪
- 猪靥
- 竹叶子
- 紫背绿
- 猪蓼子草
- 紫薇叶
- 早禾树
- 直立百部
- 鼠皮
- 泽泻叶
- 猪仔笠
- 竹节七
- 鄂报春
- 粘人花根
- 粽巴叶
- 猪肠
- 朱砂根
- 准噶尔鸢尾
- 紫花芥
- 泽漆
- 岗柃
- 猪牙皂
- 猪母柴根
- 枣叶
- 猪毛
- 紫草
- 紫楠叶
- 紫杜鹃
- 中华石楠
- 掌叶半夏
- 炸腰果
- 珍珠
- 紫晶蘑
- 艾叶
- 枳实
- 枕材
- 猫头
- 安息香
- 紫花地丁
- 臭菘种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