牛皮草
《中华本草》:牛皮草
拼音注音
Niú Pí Cǎo
别名
酸藤子
英文名
all-grass of Spire Medinilla,Assam Medinilla
出处
始载于《新华本草纲要》。
来源
药材基源:为野牡丹科植物顶花酸脚杆的芭、叶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Medinilla assamica (C. B. Clarke) C. Chen.[Anplectrum assamica C. B. Clarke; Medinilla spirei Guill.]采收和储藏:夏、秋季采收,晒干。
原形态
灌木或攀援灌木,有时呈藤本状,高1-4m。小枝印四棱,无毛。叶对生;叶柄极短或无;叶片坚纸质,卵形,披针状卵形或椭圆形,长10-21cm,宽3.8-11cm,先端渐尖,基部心形,偏斜,稀钝,全缘或具细浅锯齿,两面密布小突起,或前面被疏粗伏毛及粮秕;基出脉3-5条。由聚伞花序组成圆锥花序,顶生;花梗长约0.5mm;花萼杯形,长约4mm,密布小突起,边缘微波状,裂片不明显;花瓣4,粉红色,广卵形,先端钝或近急尖,长4.5mm,宽3.5mm;雄蕊8,等长,花丝长约3mm,花药基部小瘤与药隔连接成距;子房下位,4室,扁球形,先端平截,全缘,具隔片。浆果球形,长4-5mm,直径的4mm,先端平截,盘形,种子桥楔形,具小突起。花4-6月,果期约10月。
生境分布
生态环境:生于海拔200-1250m的山谷,山坡的疏、密林中,溪边、路旁湿润的地方。资源分布:分布于海南、广西、云南等地。
性味
味辛;微苦;性寒
功能主治
疏风清热。主感冒发热
用法用量
内服:煎汤,6-15g。
各家论述
《新华本草纲要》:叶、茎:有退热作用,用于小儿发烧。
摘录
《中华本草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蜀葵花
- 野辣烟
- 软骨藻
- 苔菜
- 苜蓿根
- 戟叶瓦韦
- 木蜡树根
- 牛毛草
- 盘石龟
- 秋木瓜
- 牛巴嘴
- 水茴香
- 银朱
- 石吊兰
- 蝇子草
- 海萝
- 车前草
- 紫花苣苔
- 瓜蒌皮
- 青钱柳叶
- 酸梅簕
- 地朝阳
- 鲎尾
- 虎胆
- 刺花椒
- 扁蒲扇
- 狐心
- 麝香草
- 鸢胆
- 柠檬皮
- 黄果茄
- 大泡通叶
- 粟米草
- 筋骨散
- 红花点地梅
- 狗牙根
- 慈竹花
- 草柏枝
- 紫阳花
- 网脉橐吾
- 沙枣花
- 香蒲
- 珠儿参
- 香胶木
- 香青
- 山道年蒿
- 锡矿
- 雄黄豆
- 香艾
- 野胡萝卜根
- 香阿魏
- 昂天莲
- 香橼露
- 山大黄(华北大黄)
- 土红苓
- 雪兔
- 鸡肉
- 黄荆
- 山吴萸果
- 玉簪花根
- 贝齿
- 矮脚南
- 金银花露
- 合欢花
- 水蛭
- 刺血红
- 大叶金锦香
- 乌鸦头
- 山茶花
- 滇姜三七
- 黄芪
- 金丝藤
- 金鱼
- 扁豆衣
- 黄蜀葵
- 川桂
- 番石榴果
- 天青地红
- 广金钱草
- 刺蓬花
- 鱼脑石
- 琼枝
- 回心草
- 含羞草
- 乌榄核
- 小九节铃
- 水马桑
- 酸水草
- 止泻木
- 梨
- 虎尾草
- 岩冬菜
- 密花轮环藤
- 西南槐树
- 太白参
- 六叶龙胆
- 琴叶榕
- 浮小麦
- 毡盖木耳
- 丽春花果实