朴树叶
《中华本草》:朴树叶
拼音注音
Pò Shù Yè
出处
出自《中国药植图鉴》
来源
药材基源:榆科植物朴树的叶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Celtis tetrandra Roxb.subsp.sinensis(Pers.)Y.C.Tang[C.sinensis Pers.;C.labilis Schneid.]采收和储藏:夏季采收,鲜用或晒干。
原形态
落叶乔木,高达20m。树皮灰色,平滑;一年生枝被密毛,后渐脱落。叶互生,叶柄长3-10mm;叶片革质,通常卵形或卵状椭圆形,长3-10cm,宽1.5-4cm,先端急尖至渐尖,基部圆形或阔楔形,偏斜,中部以上边缘有浅锯齿,上面无毛,下面沿脉及脉腋疏被毛;基出3脉。花杂性,同株,1-3朵,生于当年枝的叶腋,黄绿色,花被片4,被毛,雄蕊4;柱头2。核果单生或2个并生,近球形,熟时红褐色;果柄与叶柄近等长;果核有凹陷和棱脊。花期4-5月,果期9-10月。
生境分布
生态环境:生于山坡、山沟、丘陵等处。资源分布:分布于华东、叶南及陕西、台湾、四川、贵州等地。
形状
性状鉴别 叶多破碎,完整者卵形或卵状椭圆形,长3-10cm,宽1.5-4cm,先端尖,基部偏斜,边缘中上部有浅锯齿,上面无毛,棕褐色,下面叶脉上有少数毛茸或无毛,榨黄色;叶柄长5-10mm,被柔毛。气微,味淡。
性味
微苦;性凉
功能主治
清热;凉血;解毒。主漆疮;荨麻疹
用法用量
外用:适量,鲜品捣敷;或捣烂取汁涂敷。
摘录
《中华本草》
《*辞典》:朴树叶
拼音注音
Pò Shù Yè
出处
《中国药植图鉴》
来源
为榆科植物朴树的叶片。
功能主治
叶汁,治漆疮。
摘录
《*辞典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沙七
- 韶子
- 松球
- 云南重楼
- 胭脂花
- 地毡草
- 大毛桐子根
- 山桃树皮
- 歪脖子果
- 景天三七
- 大扁竹兰
- 扭肚藤
- 朴消
- 猬菊
- 水黄连
- 苦壶卢
- 枣树根
- 王瓜子
- 柏根白皮
- 法罗海
- 老虎姜
- 师实
- 小石藓
- 樗叶花椒皮
- 藤檀
- 灰包
- 油桐子
- 天山花楸
- 栀子
- 蜀羊泉
- 单叶铁线莲
- 藤麻
- 紫楠
- 密叶绢藓
- 干冬菜
- 鹅掌楸根
- 石链子
- 鹅掌揪根
- 蚂蚁花根
- 西藏花椒种子
- 分枝火绒草
- 虱草花
- 川谷根
- 芙蓉花
- 杠木
- 霜红藤
- 牧马豆
- 紫葳茎叶
- 龙船花茎叶
- 大叶云实
- 杨梅叶
- 鸟不宿
- 西南金刚藤
- 木蓝
- 黄泡子
- 粉团花
- 牛鼻
- 地骨皮
- 牛角瓜
- 狼毒
- 欧李
- 路郎鸡
- 散血莲
- 苦碟子
- 火焰草
- 毛刺果藤
- 半春莲
- 毛车藤
- 九管血
- 山荸荠
- 红管药
- 化金丹
- 灰叶南蛇藤
- 山药
- 香胶木叶
- 西归芹根
- 芦荟花
- 偏叶白齿藓
- 全光菊
- 小棕皮头
- 苍耳囊虫
- 山菠萝根
- 栾华
- 海藻
- 大羽藓
- 刺黄柏叶
- 华南桦
- 竹节三七
- 黑花韭
- 水马齿苋
- 兰花石参
- 野梧桐
- 婆婆纳
- 大乌泡根
- 甘肃棘豆
- 中华莛子藨
- 雉
- 水飞蓟
- 蛏肉
- 渐尖毛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