朴树叶
《中华本草》:朴树叶
拼音注音
Pò Shù Yè
出处
出自《中国药植图鉴》
来源
药材基源:榆科植物朴树的叶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Celtis tetrandra Roxb.subsp.sinensis(Pers.)Y.C.Tang[C.sinensis Pers.;C.labilis Schneid.]采收和储藏:夏季采收,鲜用或晒干。
原形态
落叶乔木,高达20m。树皮灰色,平滑;一年生枝被密毛,后渐脱落。叶互生,叶柄长3-10mm;叶片革质,通常卵形或卵状椭圆形,长3-10cm,宽1.5-4cm,先端急尖至渐尖,基部圆形或阔楔形,偏斜,中部以上边缘有浅锯齿,上面无毛,下面沿脉及脉腋疏被毛;基出3脉。花杂性,同株,1-3朵,生于当年枝的叶腋,黄绿色,花被片4,被毛,雄蕊4;柱头2。核果单生或2个并生,近球形,熟时红褐色;果柄与叶柄近等长;果核有凹陷和棱脊。花期4-5月,果期9-10月。
生境分布
生态环境:生于山坡、山沟、丘陵等处。资源分布:分布于华东、叶南及陕西、台湾、四川、贵州等地。
形状
性状鉴别 叶多破碎,完整者卵形或卵状椭圆形,长3-10cm,宽1.5-4cm,先端尖,基部偏斜,边缘中上部有浅锯齿,上面无毛,棕褐色,下面叶脉上有少数毛茸或无毛,榨黄色;叶柄长5-10mm,被柔毛。气微,味淡。
性味
微苦;性凉
功能主治
清热;凉血;解毒。主漆疮;荨麻疹
用法用量
外用:适量,鲜品捣敷;或捣烂取汁涂敷。
摘录
《中华本草》
《*辞典》:朴树叶
拼音注音
Pò Shù Yè
出处
《中国药植图鉴》
来源
为榆科植物朴树的叶片。
功能主治
叶汁,治漆疮。
摘录
《*辞典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芦竹笋
- 木瓜
- 柳叶绣球菊
- 泡桐木皮
- 涩梨叶
- 细叶十大功劳
- 燕麦灵
- 水仙
- 冰
- 豺皮樟
- 斜叶榕
- 栲栗叶
- 斜叶榕叶
- 老鼠脚迹
- 匍伏堇
- 薯莨
- 水松球果
- 羊胰
- 虾筏草
- 二仙桃
- 高寒露珠草
- 十字苔草
- 虎石头
- 合掌消
- 水马桑枝叶
- 蜜蜂房
- 五指山参叶
- 苏铁叶
- 黍米
- 五叶藤
- 人参花
- 铜皮
- 郁李仁
- 苎麻梗
- 沙枣
- 大果榆
- 椆树桑寄生
- 苦竹根
- 猕猴梨根
- 篦齿蒿
- 苍蝇草
- 刺梨
- 薄叶黄芩
- 矮脚罗伞
- 白猪母菜
- 八爪金龙
- 地下明珠
- 白花灰毛槐树
- 白栎蔀
- 糙叶树
- 曾青
- 假芫茜
- 福参叶
- 赤链蛇
- 大田基黄
- 山油柑果实
- 臭黄荆叶
- 披散糖荠
- 鹅肠菜
- 红小麻
- 多头苦荬
- 大黄草
- 榧枝叶
- 孩儿草
- 海盘车
- 火秧竻
- 苦瓜藤
- 黄细辛
- 鲤鱼皮
- 湖北楤木
- 姜味草
- 鸡肾参
- 黄花稔
- 华凤仙
- 裂叶秋海棠
- 黄藁本
- 苦白蜡
- 尖叶子打虫药
- 下冈哇
- 小连翘
- 卷茎蓼
- 鸡娃草
- 夹竹桃
- 地乌
- 陆英根
- 牛筋刺寄生
- 牛抄藤
- 胖血藤
- 芦竹箨
- 炮弹果
- 雀脑
- 杉材
- 木蓝
- 铁鞭草
- 撒发
- 伞莎草
- 小丁香
- 破头风
- 山柰
- 山马豆根