姜叶三七
《*辞典》:姜叶三七
拼音注音
Jiānɡ Yè Sān Qī
别名
姜七、内消子、土三七、打不死
出处
《广西中草药》
来源
为姜科植物姜叶三七的根茎。全年可采。
原形态
多年生草本,高15~35厘米。根状茎圆形或椭圆形,表面棕褐色,有膜质叶鞘,芳香而有辛辣味。叶通常2~3枚丛生,具长柄,纸质,长椭圆形,先端尖,基部狭楔形,两面无毛,上面叶脉稍突起。花白色,带黄色。
生境分布
野生于山谷沟边阴湿地;也有栽培。
性味
辛,温。
功能主治
活血散瘀,消肿止痛。
复方
①治跌打损伤:姜叶三七一至三钱。水煎或浸酒内服;外用酒炒热敷患处。
②治吐血,衄血,月经过多:姜叶三七,晒干,煅存性。用一至三钱,水煎服。
③治外伤出血:姜叶三七,炒炭,研粉,适量撒患处。
摘录
《*辞典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园金柑
- 马兰
- 海莲果
- 海带
- 藏丁香
- 绿萼梅
- 山海螺
- 地盘松球
- 天名精
- 双飞蝴蝶
- 羊蹄甲
- 宽筋藤
- 野胡萝卜根
- 大头陈
- 大苞甲跖草
- 马桑树皮
- 墨汁鬼伞
- 竹芋
- 红皮
- 树刁
- 一把香
- 白花菜
- 血余炭
- 黑蚂蚁
- 五倍子内虫
- 水老虎
- 冬瓜子
- 甲鱼头
- 斑叶堇菜
- 云南冻青叶
- 小年药
- 甲香
- 叶下花
- 红筷子冠毛
- 双肾子
- 百灵草
- 杏枝
- 鹅肉
- 刺楸
- 秋海棠
- 松球
- 山丹
- 花叶九节木
- 玉簪
- 腊梅
- 樟树子
- 鲫鱼脑
- 管南香
- 小金钱草
- 白子菜
- 一品红
- 掌裂秋海棠
- 中华胡枝子
- 罗勒
- 红皮云杉
- 蔓胡颓子叶
- 藤槐
- 石头菜
- 蝴蝶花
- 豚卵
- 雉尾
- 水牛皮
- 日照飘拂草
- 猪殃殃
- 明萼草
- 青药
- 蜘蛛果茎叶
- 大叶白纸扇
- 菩提树花
- 山橘
- 卷丝苦苣苔
- 刺海松
- 乌桕木根皮
- 山橘叶
- 树萝卜
- 旋鸡尾
- 豆腐
- 仙顶梨
- 岩冬菜
- 石霜
- 百部还魂
- 华东膜蕨
- 巴山虎
- 劲直酢浆草
- 姜叶三七
- 酸枣仁
- 蠵龟筒
- 狭叶垂头菊
- 野牡丹根
- 绿结鸡骨
- 草果
- 碎骨红
- 剪红纱花
- 雷公藤
- 牛胆参
- 榕树果
- 鸡脑
- 红毛叶马蹄香
- 大叶蛇泡簕
- 山牛毛毡