橘根
《中华本草》:橘根
拼音注音
Jú Gēn
英文名
Tangerine root
出处
出自《民间常用草药汇编》
来源
药材基源:为芸香科植物橘Citrus reticulata Blanco及其栽培变种的根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Citrus reticulata Blanco采收和储藏:9-10月挖根,洗净,切片,晒干。
原形态
橘 常绿小乔木或灌木,高3-4m。枝细,多有刺。叶互生;叶柄长0.5-1.5cm,有窄翼,顶端有关节;叶片披针形或椭圆形,长4-llcm,宽1.5-4cm,先端渐尖微凹,基部楔形,全缘或为波状,具不明显的钝锯齿,有半透明油点。花单生或数朵丛生于枝端或叶腋;花萼杯状,5裂;花瓣5,白色或带淡红色,开时向上反卷;雄蕊15-30,长短不一,花丝常3-5个连合成组;雌蕊1,子房圆形,柱头头状。柑果近圆形或扁圆形,横径4-7cm,果皮薄而宽,容易剥离,囊瓣7-12,汁胞柔软多汁。种子卵圆形,白色,一端尖,数粒至数十粒或无。花期3-4月,果期10-12月。
生境分布
生态环境:栽培于丘陵、低山地带、江河湖泊沿岸或平原。资源分布:在江苏、安徽、浙江、江西、台湾、湖北、湖南、广东、广西、海南、四川、贵州、云南等地均有栽培。
性味
苦;辛;平
归经
脾;胃;肾经
功能主治
行气止痛。主脾胃气滞;脘腹胀痛;疝气
用法用量
内服:煎汤,9-15g。
各家论述
1.《民间常用草药汇编》:顺气止痛,除寒湿。2.《重庆草药》:理气。治气痛,气胀,膀胱疝气。
摘录
《中华本草》
《*辞典》:橘根
拼音注音
Jú Gēn
出处
《民间常用草药汇编》
来源
为芸香科植物福橘或朱橘等多种橘类的根。9~10月采收。
性味
《重庆草药》:"味苦辛,性平,无毒。"
功能主治
①《民间常用草药汇编》:"顺气止痛,除寒湿。"
②《重庆草药》:"理气。治气痛,气胀,膀胱疝气。"
用法用量
内服:煎汤,3~5钱。
摘录
《*辞典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鸭嘴花
- 金边莲
- 峨嵋耳蕨
- 山黄杨子
- 赤雹
- 跳皮树
- 黄杨子
- 合欢皮
- 笔仔草
- 山稔根
- 狗尾草
- 西藏桃叶珊瑚叶
- 九龙藤
- 暗紫贝母
- 鮧鱼涎
- 芒叶小米草
- 白勒
- 木麻黄
- 柔毛水杨梅
- 木槿皮
- 节节花
- 地不容
- 白楠木
- 荭草花
- 高山芹根
- 千金子霜
- 豺肉
- 石决明
- 麻柳叶
- 圣罗勒
- 东风菜
- 牛蒡根
- 桃树根、茎、树皮
- 山大黄
- 瑞香根
- 密花美登木
- 过路惊
- 白石脂
- 迎春花
- 苦竹根
- 无花果叶
- 海燕
- 蒲葵叶
- 味牛膝
- 铺地草
- 冬瓜
- 蓼螺
- 寻骨风
- 长柄蕗蕨
- 血见愁老鹳草
- 红药子
- 长叶柄野扇花
- 枯萝卜
- 牛奶树
- 骨螺
- 寄居蟹
- 橘饼
- 糯米泔
- 海狸香
- 牛蒡子
- 苦瓜花
- 滇高良姜
- 万丈深
- 南瓜子
- 三裂叶犁头尖
- 鸡嗉子
- 鸟不宿
- 猴闼子
- 苦瓠叶
- 鹅蛋壳
- 披散糖荠
- 七叶莲
- 龟胶
- 狗肾
- 苦白蜡
- 人血七
- 锯锯藤
- 土瓜
- 贯众叶溪边蕨
- 黑石珠
- 四方盒子草
- 马肠薯蓣
- 阿胶
- 苹
- 千里马
- 南瓜瓤
- 刺藦苓草
- 锯齿草
- 白扁豆
- 偏翅唐松草根
- 紫八宝
- 小叶买麻藤
- 铁马豆
- 神香草
- 檵花叶
- 甘草头
- 鳗鲡鱼
- 红辣槁树皮
- 牛筋条
- 灰叶南蛇藤