八仙花
《*辞典》:八仙花
拼音注音
Bā Xiān Huā
别名
粉团花、紫阳花(《现代实用中药》)。
出处
《植物名实田考》
来源
为虎耳草科植物绣球的根、叶、花。春、夏季采收。
原形态
落叶灌木。小枝粗壮,有明显的皮孔与叶迹。叶大而稍厚,对生,椭圆形至宽卵形,长7~20厘米,宽4~10厘米,先端短渐尖,基部宽楔形,边缘除基部外有粗锯齿,上面鲜绿色,下面黄绿色;叶柄长1~3厘米,伞房花序顶生,球形,直径达20厘米;花梗有柔毛;花极美丽,白色、粉红,色或变为蓝色,全部都是不孕花,萼片4,宽卵形或圆形,长1~2厘米。花期夏季。
生境分布
我国各地园林与民间常有栽培,变种很多。
性味
《四川常用中草药》:"苦微辛,寒,有小毒。"
功能主治
①《现代实用中药》:"抗疟药,功效与常山相仿。又用于心脏病。"
①《四川常用中草药》:"治疟疾,心热惊悸,烦躁。"
用法用量
内服:煎汤,3~4钱。外用:水煎洗或磨汁涂。
复方
①治疟疾:八仙花叶三钱,黄常山二钱,水煎服。
②治肾囊风:粉团花七朵,水煎洗患处。
③治喉烂:粉团根,醋磨汁;以鸡毛涂患处,涎出愈。(选方出《现代实用中药》)
摘录
《*辞典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大草乌
- 淡菜
- 驴蹄草
- 大发表
- 华南胡椒
- 鹌鹑蛋
- 桃枝
- 莲须
- 黄精
- 湖北海棠
- 黄果茄
- 火殃簕
- 干檀香
- 天韭
- 牛心果
- 天文草
- 豆列当
- 扛板归根
- 老鼠竻
- 龙眼树皮
- 驴肾
- 青木香
- 大叶青木香
- 女金芦
- 雷公藤
- 野鹅脚板
- 高粱乌米
- 无患树皮
- 排钱树
- 肉桂
- 狭叶垂头菊
- 新疆芍药
- 长梗千里光
- 黄刺皮
- 黄鳝藤
- 白脂麻
- 月季花根
- 茯神木
- 扭筋草
- 苜蓿根
- 狗骨
- 蜥蜴
- 牛舌头
- 西南水芹
- 赤车使者根
- 铁罗伞
- 草血竭
- 椬梧
- 假蒟根
- 黑海参
- 绵藤
- 华凤仙
- 秃叶红豆树
- 五爪金龙
- 铁杆地柏枝
- 过山风
- 镰叶马蔺根
- 乌桕木根皮
- 厚朴
- 车前草
- 大避债蛾
- 葛叶
- 黄皮叶
- 头花杜鹃
- 黄山五叶参
- 漏斗瓶蕨
- 白子菜
- 藤本夜关门
- 小红柳根
- 九节风
- 芒叶小米草
- 黄珠子草
- 小三棵针
- 荷梗
- 鲫鱼脑
- 山梅花
- 水鳖蕨
- 羊皮
- 细叶卷柏
- 胃寒草
- 山橘叶
- 中华莛子藨
- 檵花叶
- 紫花一炷香
- 大过路黄
- 母猪草
- 石头菜
- 玉兰花
- 鹿胎
- 海虾
- 软骨过山龙
- 紫藤子
- 鹦鹉
- 岩泽兰
- 锦地罗
- 风车儿
- 露兜竻蔃
- 芡实
- 向日葵子
- 摇钱树根