黑骨蕨
《中华本草》:黑骨蕨
拼音注音
Hēi Gǔ Jué
来源
药材基源:为中国蕨科植物薄叶碎米蕨的全草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Cheilesoria tenuifolia(Burm.)Trev.[Trichomanes tenuifolium Burm.]采收和储藏:夏、秋季采收,洗净,晒干或鲜用。
原形态
陆生蕨类植物,植株高15-40cm。根茎短,直立,连同叶柄基部密被棕黄色、钻状披针形鳞片;叶薄革质,簇生;叶柄栗色,长6-25cm,下面圆形,上面有沟,下部稀有鳞片;叶片五角状卵形、三角形或阔卵状披针形,远较叶柄为短,长4-18cm,宽4-12cm,三回羽状;羽片6-8对,基部1对最大,卵状三角形或卵状披针形,长2-9cm,宽2.5-4.5cm,柄长3-10mm,二回羽状;小羽片5-6对,具有狭翅的短柄,一回羽状;末回小羽片羽状半裂,裂片椭圆形;小脉单一或分叉。孢子囊群生于裂片上半部的叶脉先端;囊群盖多少由受质的叶边反卷而成,连续或断裂,全缘。
生境分布
生态环境:生于海拔50-1000m的溪旁、田边或山地林下石上。资源分布:分布于江西、福建、湖南、广东、海南、广西、云南等地。
性味
苦;凉
功能主治
清热解毒;活血散瘀。主痢疾;跌打损伤
用法用量
内服:煎汤,15-30g。外用:适量,捣敷。
摘录
《中华本草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大鱼鳅串
- 省沽油
- 锈钉子
- 鹅胆
- 香蕉弄蝶
- 水芹
- 百两金
- 钓竿柴
- 耳水苋
- 乌蔹莓
- 银背藤
- 鹿血
- 野茶子
- 雀头血
- 艾纳香根
- 蝙蝠葛
- 鹌鹑
- 透骨香根
- 阿尔太多榔菊
- 罗甸沟瓣
- 蝙蝠草
- 秋海棠
- 龙涎香
- 峨参
- 铁脚威灵仙叶
- 萆薢
- 离根香
- 鱼草
- 大叶黄杨根
- 鹿肉
- 桂子
- 橄榄根
- 五味草
- 山橙叶
- 油柑虫节
- 莴苣
- 滇茵陈
- 臭梧桐
- 龙须草
- 天脚板
- 龙胆草
- 白背三七
- 红花青藤
- 雀榕根
- 鸡翔草
- 青丝线
- 野漆树
- 矮人陀
- 灯台菜
- 透茎冷水花
- 蛇含石
- 狗脑
- 小花梾木
- 附子
- 萝卜防己
- 雀舌豆
- 甜瓜皮
- 通光散
- 木锥花
- 雁肪
- 山姜
- 楹树
- 铜绿
- 桃枝
- 小无心菜
- 海蛇
- 龙利叶花
- 蜀漆
- 青脚莲
- 石榴皮
- 通泉草
- 龙骨莲
- 楤木叶
- 滇五味
- 香胶木根皮
- 鸡嗉
- 胡葱子
- 杜鹃花叶
- 枸杞子
- 元元草
- 定心散
- 双花鞘花
- 杉松
- 铁藤根
- 红果参
- 鲨鱼翅
- 苦树皮
- 大板山蚤缀
- 青蒿子
- 挖耳子草
- 红豆七
- 鷃
- 棘刺花
- 三爪金龙
- 楼梯草根
- 地茄子
- 风湿木
- 八节毛
- 野苦梨
- 母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