老鼠脚迹
《中华本草》:老鼠脚迹
拼音注音
Láo Shǔ Jiǎo Jì
别名
地胡椒、大鹅不食、鹅不食草
英文名
Herb of Southern Epaltes
出处
出自《陆川本草》
来源
药材基源:为菊科植物球菊的全草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Epaltes australis Less.[Sphaeromor phaea russeliana DC.]采收和储藏:夏、秋季采收,洗净,鲜用。
原形态
球菊 一年生草本,高6-20cm。茎自基部分枝,几木质,秃将或略具粗毛。单叶互生;具柄;叶片倒卵形或三角状倒卵形,长约15mm,宽约7mm,先端圆钝而有尖齿,基部渐狭成叶柄,边缘有齿缺,上面有小腺点,叶脉2-3对。头状花序盘状,直径约5mm,单个或2-3个成聚伞状生于叶腋,梗短或几无梗;总苞半球形,绿色;总苞片数层,卵形,覆瓦状排列,,最内层排列整齐呈浅杯状;花托无托片;花异型,全部筒状,3-5齿裂,外围为雌花,紫色,短于总苞,极多数,结产,中央为两性花,常不结实。瘦果近圆柱形,极少;无冠毛。花期夏季。
生境分布
生态环境:生于稻田中或田边。资源分布:分布于福建、台湾、广东、海南、广西及云南等地。
性味
味辛;性温
功能主治
祛瘀止痛。主跌打损伤;目赤肿痛
用法用量
外用:适量,捣敷。
各家论述
1.《陆川本草》:去瘀,止痛。治跌打肿痛,天行赤眼。2.《广西药植名录》:止血理气。治内伤,功近石胡荽。
摘录
《中华本草》
《*辞典》:老鼠脚迹
拼音注音
Láo Shǔ Jiǎo Jì
别名
鹅不食草(《广州植物志》),地胡椒(《陆川本草》),拳头菊(《广西植物名录》)。
出处
《陆川本草》
来源
为菊科植物苡芭菊的全草。夏、秋采收。
原形态
一年生草本,披散或匍匐状,长6~20厘米,基部分枝,秃净或被粗毛。叶互生;具柄;倒卵形或倒三角状矩圆形,长1~2.5厘米,先端浑圆,边全缘或有粗齿。头状花序,侧生,无柄或具短柄,扁球形,直径约5毫米;总苞半球形,绿色,苞片圆形,凹陷而钝;花全部管状,异型;外围的雌花,紫色;短于总苞,极多数;盘花两性,较少,花管3~5裂。瘦果极小,无冠毛。花期夏季。
生境分布
喜生于水稻田中或田边。分布我国南部。
性味
《陆川本草》:"辛,温。"
功能主治
治跌打损伤,赤眼肿痛。
①《陆川本草》:"去瘀,止痛。治跌打肿痛,天行赤眼。"
②《广西药植名录》:"止血理气。治内伤,功近石胡荽。"
用法用量
外用:捣敷。
复方
治赤眼肿痛:老鼠脚迹、田基黄、犁头草各三钱,捣敷合谷穴。左眼痛敷右,右眼痛敷左。(《陆川本草》)
摘录
《*辞典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黄秦艽
- 山苏木
- 梅叶
- 野鸡草
- 姜叶三七
- 獐耳细辛
- 鸡爪草
- 回阳生
- 毛冬瓜叶
- 豆腐泔水
- 罗锅底
- 披散糖芥
- 黑面叶
- 毛鬼头伞
- 小毛蓼
- 臭藿香
- 美脉藁本
- 蓼大青叶
- 杏仁
- 苦葵鸦葱
- 丁香根
- 深山不出头
- 风毛菊
- 黄屈花
- 大九节铃
- 狗爪樟
- 顶果膜蕨
- 野花椒根
- 巨藻
- 白杜鹃花
- 木瓜
- 蜈蚣草根
- 水麻
- 响铃豆
- 细轴荛花
- 细叶防风
- 毛脉酸模
- 滇竹根七
- 白胶香
- 小青
- 使君子叶
- 黄水枝
- 茅膏菜根
- 囊距翠雀
- 滇瑞香
- 桑耳
- 虾须豆
- 蟾酥
- 灵香蒿
- 远志木蓝
- 金盏菊根
- 蚂蚁上树
- 尾叶山柑
- 天脚板
- 羊洪膻
- 麦芽
- 黄杨叶
- 红丝线
- 理肺散
- 白云花根
- 秤钩风
- 川木香
- 兴木蒂那布
- 毛杨梅皮
- 盲肠草
- 水黄杨木
- 刺萼悬钩子
- 倒生莲
- 羊胆
- 碗花草根
- 土当归
- 马鬃参
- 山佛手
- 蝙蝠葛
- 凤凰衣
- 红粉
- 仙环小皮伞
- 獾骨
- 椬梧
- 水牛角浓缩粉
- 河豚
- 喜树叶
- 红根草
- 硬骨藤
- 剑叶铁角蕨
- 海蕴
- 狗牙花
- 羊骨
- 山地豆
- 鳗鲡鱼血
- 苦艾
- 罗勒根
- 黄竹参
- 樱桃核
- 野鸡肉
- 红果参
- 臭灵丹
- 云南冻青叶
- 椿树花
- 九龙盘