镰萼虾脊兰
《中华本草》:镰萼虾脊兰
拼音注音
Lián è Xiā Jǐ Lán
别名
饭食草、蛇肠珠、石三七、镇腰带、山刀莲、九子莲、捌仙桃
来源
药材基源:为兰科植物柔毛虾脊兰的假鳞茎和全草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Chlanthe puberula Lindl.ex Wall.[C.amoena W.W.Smith;C.lepida W.W.Smith]采收和储藏:夏、秋季采收,洗净,鲜用或晒干。
原形态
柔毛虾脊兰,陆生植物。茎短。叶近基生,4-5枚;叶片椭圆形,长约20cm,宽4-7cm,先端锐尖,基部具短柄。花葶从叶丛中长出,高出叶外;总状花序长8-15cm,疏生多数花;花苞片狭披针形,约等长于花梗(连子房),先端长渐尖;萼片和花瓣均向后反折,长约1.4cm;萼片斜卵状披针形,宽约6mm,先端渐尖呈芒;花瓣淡紫色,狭披针形,宽约1mm,先端渐尖;唇瓣平展,比花瓣和萼片大,3裂,中裂片椭圆形,比侧裂片窄,先端渐尖或锐尖,边缘啮蚀状,侧裂片镰刀状,内弯,紧贴中裂片,先端钝;无距。
生境分布
生态环境:生于林下或草坡。资源分布:分布于湖北、湖南、广西、四川、云南、西藏等地。
性味
味辛;甘;性平
功能主治
润肺止咳;活血散结;消肿解毒。主急性支气管炎;慢性支气管炎;肺痨咳嗽;瘰疬;跌打损伤;痔疮;毒蛇咬伤
用法用量
内服:煎汤,3-9g;或浸酒。外用:适量,捣敷;或研末调敷;或磨醋搽。
摘录
《中华本草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老蜗生
- 肋柱花
- 腊梅花
- 荔枝根
- 鹭鸶兰
- 莲雾根
- 蒌油
- 藜实
- 蛎菜
- 明胶
- 酪
- 镰形棘豆
- 骆驼蹄瓣
- 骆驼蹄草
- 老鼠脚迹
- 莲花
- 蓝花子
- 龙须莞
- 裂叶翼首花
- 赖草
- 驴毛
- 鲢鱼
- 莲叶橐吾
- 落花生枝叶
- 龙眼叶
- 蓝花扁竹
- 藜
- 裂蹄
- 老虎姜
- 老鹳草
- 莲子
- 莲衣
- 龙利叶花
- 落花生油
- 蓝桉
- 冥楂
- 密蒙花
- 辣姜子
- 连蕊茶
- 骆驼肉
- 芦根
- 莱菔
- 萝卜防己
- 蓝圆鲹
- 龙眼核
- 蓝花龙胆
- 慕荷
- 辣椒叶
- 雷蘑
- 老蛇头
- 驴阴茎
- 鲤鱼血
- 荔枝壳
- 菱叶
- 鹿靥
- 蒌叶
- 蓝锡莎菊
- 裂序楼梯草
- 路郎鸡
- 木兰花
- 辽东栎壳斗
- 木姜子叶
- 木姜子根
- 老鸦嘴
- 莨菪叶
- 莲雾
- 辣根菜
- 朱砂菌
- 龟甲胶
- 鳞衣草
- 莲子草
- 菱壳
- 龙眼
- 龙葵子
- 蜡瓣花根
- 蝼蛄虾
- 墨七
- 木天蓼子
- 木天蓼根
- 镰叶马蔺根
- 芦莉草叶
- 龙牙草根
- 蓝桉根皮
- 龙老根
- 蓼实
- 路边姜
- 密花树
- 辽东鳞毛蕨
- 木半夏根
- 量天尺花
- 木棉
- 驴断肠
- 老虎耳
- 鬣羚角
- 鲤鱼脂
- 芦竹根
- 菱蒂
- 龙牙楤木
- 密纹薄芝
- 路边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