蜗牛壳
《中华本草》:蜗牛壳
拼音注音
Wō Niú Ké
英文名
snail shell
出处
出自《本草图经》
来源
药材基源:为巴蜗牛科动物同型巴蜗牛和华蜗牛及其同科近缘种的壳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1.Bradybaena similaris(Ferussde)2.Cataica fasciola(Draparnaud)
原形态
1.同型蜗牛,贝壳中等大小,壳质较厚而坚固,全体扁球形。高12mm,宽16mm。有5-6个螺层,体螺层膨大,其高度 为全部壳高的3/4;壳顶钝,缝合线深。壳面光滑,呈黄褐色、红褐色或淡灰色。在体螺层周缘和缝合线上,常有一条暗褐色色带。壳口呈马蹄形,脐孔小而深,呈洞穴状。2.华蜗牛,贝壳中等大,壳质薄而坚实。全体呈低圆锥形,高10mm,宽16mm。有5-5.5个螺层,螺旋部低矮,略呈圆盘状,壳顶尖,缝合线明显。壳面黄褐色或黄色。体螺层极膨大,其周缘具有一条淡褐色色带。此外,在各螺层下部靠近缝合线处也有一条颜色较浅的色带。壳口椭圆形,其内有条白色瓷状的肋。脐孔呈洞穴状。
功能主治
补气。主脱肛;疳疾
用法用量
内服:研末。外用:研末调敷。
复方
①治小儿一切疳疾: 蜗牛壳七个。净洗,令干,纳酥蜜中,瓷盒盛,用纸糊,于饭甄内蒸之, 至饭熟取出细研,渐渐吃,一日食尽之。(小儿宫气方》)②治齿GU,并有虫: 蜗牛壳三十枚。烧灰细研,每用揩齿。(《圣惠方》>③治大肠脱肛: 蜗牛壳,去土研末,羊脂溶化,调涂,送人。(李延寿)
各家论述
1.《本草图经》:治一切疳疾。2.《纲目》:治面上赤疮,鼻上酒渣,久利下脱肛。
摘录
《中华本草》
《*辞典》:蜗牛壳
拼音注音
Wō Niú Ké
出处
《本草图经》
来源
为蜗牛科动物蜗牛的外壳。
原形态
动物形态详"蜗牛"条。
功能主治
①《本草图经》:"主一切疳。"
②《纲目》:"治牙匿,面上赤疮,鼻上酒齄,久利下脱肛。"
用法用量
内服:研末。外用:研末调敷。
复方
①治小儿一切疳疾:蜗牛壳七个。净洗,令干,纳酥蜜中,瓷盒盛,用纸糊,于饭甑内蒸之,至饭熟取出细研,渐渐吃,一日食尽之。(《小儿宫气方》)
②治齿匿,并有虫:蜗牛壳三十枚。烧灰细研,每用揩齿。(《圣惠方》)
③治大肠脱肛:蜗牛壳,去土研末,羊脂溶化,调涂,送入。(李延寿)
摘录
《*辞典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望江南子
- 鸡内金
- 蜈蚣兰
- 羊奶果
- 亮叶桦皮
- 雀头血
- 假蒟果穗
- 鹿髓
- 黑海参
- 碗蕨
- 铜罗伞
- 小朴松实
- 王母钗
- 鯆鱼
- 紫茎牙痛草
- 黄瓜皮
- 小丁香
- 结香花
- 银边吊兰
- 紫红鞭
- 紫葳根
- 瑞连草
- 千灵丹
- 短体鳗
- 豆腐渣果根
- 紫石英
- 林背子
- 铁箍散
- 华东瓶蕨
- 白果根
- 硬水黄连
- 鸡头
- 草灵仙
- 跳皮树
- 石笔海胆
- 木香
- 蛇退步
- 竹叶马豆
- 赤甲红
- 豆瓣还阳
- 鸡嗉
- 十两叶
- 鸡蛋壳
- 牛筋
- 铁栏杆
- 豆腐
- 芒萁
- 紫萁苗
- 蕙实
- 榕树果
- 貒骨
- 长春七
- 白花映山红
- 香豆蔻
- 豹肉
- 紫阳花
- 大叶白花灯笼
- 雕头
- 紫葳茎叶
- 锡叶藤
- 鱼鳔
- 鹈鹕毛皮
- 胡萝卜子
- 红榔木
- 短穗兔耳草
- 羊屎条根
- 八月瓜
- 葛上亭长
- 大树跌打
- 午时茶
- 斩龙草
- 万寿菊
- 红土子皮
- 大将军
- 树葫芦
- 兜兰
- 熊肉
- 黑络丸菌
- 银花子
- 土阿魏
- 铁线草
- 牡狗阴茎
- 鳞衣草
- 石蚕
- 假菠菜
- 雕骨
- 饭团根
- 三丫苦叶
- 胆汁
- 草果
- 苹果叶
- 鸡油菌
- 荛花
- 鼠李
- 白苏子油
- 龙血树
- 箭杆七
- 通脱木花上粉
- 地牯牛
- 山核桃皮