秧青
《中华本草》:秧青
拼音注音
Yānɡ Qīnɡ
别名
虹香藤、杠香
英文名
Root of Yunnan Rosewood
出处
出自《四川常用中草药》
来源
药材基源:为豆科植物滇黔黄檀的根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Dalbergia yunnanensis Franch.采收和储藏:全年均可采挖,洗净,切片晒干。
原形态
滇黔黄檀 大藤本、攀援灌木状小乔木,高达7m。有近于匍匐的干,枝有时钩状。奇数羽状复叶,互生,长20-30cm;叶轴被微柔毛;托叶早落;小叶13-19,长圆状椭圆形,长2.5-5cm,宽1.3-2cm,先端圆形,有时微缺,基部圆形,两面被细伏贴柔毛,在下面中脉上毛较密;叶轴有微柔毛。聚伞状圆锥花序生于上部叶腋间;总花梗与花序枝有微柔毛;花萼钟状,外面有微柔毛,萼齿被纤毛,上面2个近于合生,最下面1个最长,与萼筒等长;花冠白色,瓣片有爪,旗瓣长圆形;雄蕊9,单体;子房无毛,有较长的子房柄,花柱短。荚果长圆形或长圆状椭圆形,长5-6.5cm,宽2-2.5cm,在种子处有明显网脉。种子1(2-3)颗,圆肾形。花期4-5月,果期10月。
生境分布
生态环境:生于海拔1400-2200m的山地密林或灌丛中。资源分布:分布于广西、四川、贵州、云南等地。
性味
温;淡辛
归经
肺;脾;胃经
功能主治
祛风解表,理气消积。主风寒头痛,发热,食积饮胀,腹痛
用法用量
内服:煎汤,9-15g。
摘录
《中华本草》
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:秧青
拼音注音
Yānɡ Qīnɡ
别名
虹香藤
来源
豆科黄檀属植物云贵黄檀Dalbergia yunnanensis Franch.,以根入药。四季可采,鲜用或晒干。
性味
辛、淡,温。
功能主治
发表,理气。用于风寒头痛,食积胃腹胀痛。
用法用量
3~5钱。
摘录
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
《*辞典》:秧青
拼音注音
Yānɡ Qīnɡ
别名
虹香藤
出处
《四川常用中草药》
来源
为豆科植物滇黔黄檀的根。全年可采,晒干。
原形态
大藤本或大灌木,长3~10米。枝有时钩状,幼枝被柔毛。单数羽状复叶,互生;小叶13~19,长椭圆状矩形,长2~3.5厘米,宽1.3~2厘米,少有长7.5厘米,宽2.5~3.3厘米,先端圆形,有时微缺,基部圆形,边缘略向背卷,两面均被伏贴细毛;叶柄短,有微柔毛;聚伞状圆锥花序腋生或顶生,总花梗与花序枝有微柔毛;花萼钟状,外有稀柔毛,萼齿5,被纤毛,上面2个近于合生,最下面1个最长,长与萼筒等;花瓣白色,有明显的爪,基部狭窄,旗瓣矩圆形,翼瓣略呈倒卵形,龙骨瓣略长;雄蕊9个单生;子房具长柄,花柱短,柱头头状。荚果矩形或矩椭圆形,顶端急尖或钝,基部渐狭,在种子处有明显网脉。种子1~2个,肾形。花期5~7月。果期7~9月。
生境分布
生于山坡、路旁、灌木丛中,森林中或河沟边干燥向阳处。分布四川、云南。
性味
性温,味淡辛。
功能主治
理气发表。治感寒头窟发热,食积饱胀腹痛。
用法用量
内服:煎汤,3~5钱。
摘录
《*辞典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一枝旗
- 八月札
- 玉米黑霉
- 羊耳朵叶
- 一叶萩
- 白叶刺根
- 云实根
- 羌活鱼
- 豚卵
- 野鸡草
- 野鸦椿
- 百两金
- 药王茶
- 白山苔
- 八仙过海
- 八月炸
- 云苔草
- 白牛膝
- 益母草花
- 白苏子
- 白苣
- 头巾草
- 银灰旋花
- 白僵蚕
- 桤木枝梢
- 秋牡丹根
- 白花菜子
- 土常山
- 变色红菇
- 叩头虫
- 迎山红
- 白花灰毛槐树
- 白千层油
- 白枪杆
- 七角风
- 白果槲寄生
- 扒地蜈蚣
- 天蓬草
- 昆明堵喇
- 茵陈蒿
- 一匹绸
- 白叶火草
- 甜瓜皮
- 球穗花千斤拔
- 白榔皮
- 土人参
- 白石脂
- 宽叶返魂草
- 衣鱼
- 土当归
- 盐肤子
- 羊肌藤
- 白药子
- 七叶薯
- 桃儿七
- 银线草
- 白龙头
- 野丁香根
- 菟丝子
- 同形鳞毛蕨
- 藤杜仲
- 冰糖草
- 土荆芥
- 野芝麻根
- 百眼藤
- 田基黄
- 茜草
- 通花花
- 土蜂子
- 巴巴花
- 白花鬼针草
- 野西瓜苗子
- 白蜡树皮
- 野黄麻
- 条裂山莴苣
- 阳桃叶
- 田螺
- 迎红杜鹃
- 唐松草
- 玉带根
- 玉竹
- 土连翘
- 白丁香
- 千年不烂心
- 白云瓜梗
- 桐根
- 白婆婆纳
- 白子菜
- 云南希草
- 包谷火焰包
- 白牛胆根
- 天蓬子根
- 阴香皮
- 痰药
- 玉山芎穷
- 卜芥
- 野芝麻花
- 银丝杜仲
- 桃根
- 益智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