秧青
《中华本草》:秧青
拼音注音
Yānɡ Qīnɡ
别名
虹香藤、杠香
英文名
Root of Yunnan Rosewood
出处
出自《四川常用中草药》
来源
药材基源:为豆科植物滇黔黄檀的根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Dalbergia yunnanensis Franch.采收和储藏:全年均可采挖,洗净,切片晒干。
原形态
滇黔黄檀 大藤本、攀援灌木状小乔木,高达7m。有近于匍匐的干,枝有时钩状。奇数羽状复叶,互生,长20-30cm;叶轴被微柔毛;托叶早落;小叶13-19,长圆状椭圆形,长2.5-5cm,宽1.3-2cm,先端圆形,有时微缺,基部圆形,两面被细伏贴柔毛,在下面中脉上毛较密;叶轴有微柔毛。聚伞状圆锥花序生于上部叶腋间;总花梗与花序枝有微柔毛;花萼钟状,外面有微柔毛,萼齿被纤毛,上面2个近于合生,最下面1个最长,与萼筒等长;花冠白色,瓣片有爪,旗瓣长圆形;雄蕊9,单体;子房无毛,有较长的子房柄,花柱短。荚果长圆形或长圆状椭圆形,长5-6.5cm,宽2-2.5cm,在种子处有明显网脉。种子1(2-3)颗,圆肾形。花期4-5月,果期10月。
生境分布
生态环境:生于海拔1400-2200m的山地密林或灌丛中。资源分布:分布于广西、四川、贵州、云南等地。
性味
温;淡辛
归经
肺;脾;胃经
功能主治
祛风解表,理气消积。主风寒头痛,发热,食积饮胀,腹痛
用法用量
内服:煎汤,9-15g。
摘录
《中华本草》
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:秧青
拼音注音
Yānɡ Qīnɡ
别名
虹香藤
来源
豆科黄檀属植物云贵黄檀Dalbergia yunnanensis Franch.,以根入药。四季可采,鲜用或晒干。
性味
辛、淡,温。
功能主治
发表,理气。用于风寒头痛,食积胃腹胀痛。
用法用量
3~5钱。
摘录
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
《*辞典》:秧青
拼音注音
Yānɡ Qīnɡ
别名
虹香藤
出处
《四川常用中草药》
来源
为豆科植物滇黔黄檀的根。全年可采,晒干。
原形态
大藤本或大灌木,长3~10米。枝有时钩状,幼枝被柔毛。单数羽状复叶,互生;小叶13~19,长椭圆状矩形,长2~3.5厘米,宽1.3~2厘米,少有长7.5厘米,宽2.5~3.3厘米,先端圆形,有时微缺,基部圆形,边缘略向背卷,两面均被伏贴细毛;叶柄短,有微柔毛;聚伞状圆锥花序腋生或顶生,总花梗与花序枝有微柔毛;花萼钟状,外有稀柔毛,萼齿5,被纤毛,上面2个近于合生,最下面1个最长,长与萼筒等;花瓣白色,有明显的爪,基部狭窄,旗瓣矩圆形,翼瓣略呈倒卵形,龙骨瓣略长;雄蕊9个单生;子房具长柄,花柱短,柱头头状。荚果矩形或矩椭圆形,顶端急尖或钝,基部渐狭,在种子处有明显网脉。种子1~2个,肾形。花期5~7月。果期7~9月。
生境分布
生于山坡、路旁、灌木丛中,森林中或河沟边干燥向阳处。分布四川、云南。
性味
性温,味淡辛。
功能主治
理气发表。治感寒头窟发热,食积饱胀腹痛。
用法用量
内服:煎汤,3~5钱。
摘录
《*辞典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福参叶
- 猴楠
- 桂子
- 大籽蒿
- 漆叶
- 鼬瓣花根
- 乌头附子尖
- 假百合
- 广金钱草
- 大麦
- 清沙草
- 菱茎
- 点地梅
- 金刷把
- 金老梅根
- 圆叶锦葵
- 乌榄树皮
- 随手香
- 前胡
- 黄麻灰
- 桑霜
- 荛花根
- 甘露子
- 乌梢蛇
- 野菠菜
- 赤车使者根
- 藏鮡胆
- 伞形梅笠草
- 女金芦
- 金刚藤
- 鹿蹄肉
- 花锚
- 菜头肾
- 马钱子
- 光头前胡
- 粟奴
- 红升麻
- 山油柑果实
- 泡掌筒
- 夜明砂
- 蛤仔壳
- 麻柳叶
- 红钉耙藤
- 马桑寄生
- 大避债蛾
- 牛西西
- 长白鱼鳞松
- 荷莲豆菜
- 接骨树皮
- 楮叶
- 狗肉
- 三角泡
- 橙皮
- 薏苡根
- 三叶槭根
- 东北羊角芹
- 塌菜
- 乌桕
- 黄颔蛇骨
- 铰剪藤
- 滇西风毛菊
- 西藏角蒿
- 狗屎花根
- 鲤鱼目
- 蜂斗菜
- 岩景天
- 披麻草根
- 山楂叶
- 中南星
- 梗花雀梅藤
- 桦革裥菌
- 制何首乌
- 枣槟榔
- 银叶柳
- 九里根
- 半春莲
- 黄杨叶
- 毛花洋地黄
- 密花轮环藤
- 蜂乳
- 地磨薯
- 一碗水
- 土人参叶
- 凤尾七
- 核桃青龙皮
- 长尾复叶耳蕨
- 柞木皮
- 湖北麦冬
- 牛背鹭
- 熊胆
- 团叶鳞始蕨
- 臭藤子
- 戟形石韦
- 山峰西番莲
- 糙叶树皮
- 蒺藜
- 红敷地发
- 虎皮草
- 婆婆指甲菜
- 云南希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