薇籽
《中华本草》:薇籽
拼音注音
Wēi Zǐ
别名
抱冬电、散微籽。
英文名
root of montane baliospermum
出处
出自《云南思茅中草药选》
来源
药材基源:为大戟科植物散微籽的根、皮或叶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Baliospermum effusum Pax et Hoffm.采收和储藏:全年均可采收,晒干或鲜用。
原形态
散微籽 直立灌木,高1-2m。叶互生;叶柄长1-3cm;叶片长卵形,长6-15cm,宽3-8cm,有时分裂,通常全缘,有稀钝齿,叶脉明显三出;总状花序腋生,长达15cm,花小,浅黄绿色。果大如豌豆,三棱形,由3粒种子合生。
生境分布
生态环境:生于路边、灌木丛中。资源分布:分布于云南等地。
性味
辛;微温
归经
肝;胆;大肠经
功能主治
解毒驱虫;活血消肿。主黄疸;蛔虫症;外伤肿痛;骨折
用法用量
内服:煎汤,6-9g。外用:鲜品适量,捣敷。
复方
治骨折:薇籽、车前草、抱龙、藤仲、玉叶金花,酒适量,共捣烂,用紫米稀饭调成糊状包敷。
摘录
《中华本草》
《*辞典》:薇籽
拼音注音
Wēi Zǐ
别名
抱冬电(傣名)
出处
《云南思茅中草药选》
来源
为大戟科植物散薇籽的根、皮或叶。全年可采。
原形态
直立灌木,高1~2米。叶互生,长卵形,长6~15厘米,宽3~8厘米,有时分裂,通常全缘,有稀钝齿,叶脉明显三出:叶柄长1~3厘米。总状花序腋生,长达15厘米,花小,浅黄绿色。果大如豌豆,三棱形,由3粒种子合生。
生境分布
生于路边、灌木丛中。分布云南。
性味
辛,微温。
功能主治
解毒驱虫,接骨,散瘀消肿。治跌打损伤,骨折,蛔虫症,黄疸型肝炎。
用法用量
内服:煎汤,2~3钱。外用:捣敷。
复方
治骨折:薇籽、车前草、抱龙、藤仲、玉叶金花,酒适量,共捣烂,用紫米稀饭调成糊状包敷。
摘录
《*辞典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网眼瓦韦
- 歪脖子果
- 蕹菜
- 柠条籽
- 长叶竹根七
- 无患子叶
- 长管假茉莉
- 长距兰
- 豌豆七
- 无患子
- 醋林子
- 窝儿七
- 长果荜茇
- 鸱鸺
- 赤楠根
- 豌豆七根
- 雾水葛
- 挖耳子草
- 豺肉
- 赤楠
- 梧桐子
- 文殊兰
- 文殊兰果
- 梧桐叶
- 王瓜子
- 长柄秋海棠
- 长瓣金莲花
- 长石
- 无患树皮
- 无毛南蛇藤
- 碗花草根
- 蜈蚣旗根
- 梧桐花
- 蜈蚣兰
- 车桑子根
- 长叶山竹子
- 车桑仔根
- 长管香茶菜
- 梧桐根
- 寸金草
- 长叶丹参
- 翁波
- 芜荑
- 胃友
- 车桑子叶
- 猬菊
- 碗花草
- 芜菁花
- 车前子
- 车螯
- 长圆叶梾木枝叶
- 问荆
- 长叶水麻
- 蜈蚣萍
- 金线草
- 长隔距兰
- 赤翅蜂
- 醋
- 瓦楞子
- 碗蕨
- 长柄赤车
- 赤车使者
- 晚香玉
- 芜菁子
- 无患子树皮
- 醋栗
- 网纹灰包
- 蜗牛
- 长梗石柑
- 长梗郁李
- 无名子
- 长叶实蕨
- 长盖铁线蕨
- 陈冬菜卤汁
- 赤车
- 大避债蛾
- 赤麻鸭
- 猬胆
- 钗子股
- 陈壶卢瓢
- 维特他
- 无腺橉木
- 车前
- 马骝卵
- 蜈蚣草根
- 无花果
- 赤芍药
- 长尾复叶耳蕨
- 鸱肉
- 无尾果
- 车桑仔
- 赪桐叶
- 王瓜根
- 莴苣
- 陈仓米
- 挖耳草根
- 无名异
- 赤地榆
- 猬肉
- 猬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