针刺铁仔
《中华本草》:针刺铁仔
拼音注音
Zhēn Cì Tiě Zǎi
来源
药材基源:为紫金牛科植物针齿铁仔的果实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Myrsine semiserrata Wall.采收和储藏:10-12月果熟时采收,晒干。
原形态
大灌木或小乔木,高3-7m。小枝常具棱角。叶互生;叶柄长约5mm;叶片坚纸质至近革质,椭圆形至披针形,有时成菱形,长5-9cm,宽2-3.5cm,先端长急尖至长渐尖,基部楔形。边缘通常于中部以上具刺状细锯齿;背面中脉隆起,侧脉连成边缘脉,细脉网状,明显,具疏腺点,尤以边缘为密或几无。伞形花序或花簇生,腋生,有花3-7朵,每花基部具苞片1;苞片卵形,具缘毛和腺点;花梗长约2mm,被柔毛;花4数,长约2mm,花萼基部连合成短管,长达全长的1/3或略短,等片卵形或三角形至椭圆形,外面常被疏微柔毛,具腺点和缘毛;花冠白色至淡黄色,基部近连合或成短管,长通常为全长的1/3,裂片长椭圆形、长圆形或舌形,中部以上具明显的腺点,具缘毛;雄蕊与花冠等长或较长,花丝短,着生于花冠管上,花药与花冠裂片同形,在雌花中退化;雌蕊在雄花中退化,被微柔毛,在雌花中较雄蕊短或略长,被微柔毛,子房卵形,花柱向上渐尖,柱头之裂,流苏状。果球形,直径5-7mm,红色变紫黑色,具密腺点。花期2-4月,果期10-12月。
生境分布
生态环境:生于海拔500-2700m的疏密林内、山坡、路旁、沟边等处。资源分布:分布于西南及湖北、湖南、广东、广西、西藏等地。
形状
性状鉴别果实圆球形,直径4-5mm。表面紫黑色或棕红色,具腺点,内有种子1枚,有的具宿萼,萼片下半部连合。
性味
苦;酸;性平
功能主治
驱虫。主绦虫病
用法用量
内服:煎汤,9-12g。。
摘录
《中华本草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白背叶根
- 野丁香
- 梅花刺果
- 迎春花
- 杧果钉
- 白枪杆
- 木半夏根
- 白背三七
- 白犁头草
- 樟木钻
- 毡盖木耳
- 樟树果
- 照山白
- 樟树根
- 白猪母菜
- 樟柳头
- 猪鬃刚
- 白花菜子
- 白腹锦鸡
- 毛五加皮
- 野罂粟壳
- 棕树心
- 猪殃殃
- 白背叶(峨嵋山胡椒)
- 猪毛草
- 炙红芪
- 猪毛参
- 野杜仲
- 迎山红
- 蛾眉石凤丹
- 野洋烟根
- 迎红杜鹃
- 木半夏果实
- 木绣球茎
- 杧果树皮
- 白果槲寄生
- 白杨树皮
- 白杨树根皮
- 白花蛇目睛
- 越王余算
- 白猪鼻孔
- 白绿叶果实
- 白果树皮
- 雨久花
- 木芙蓉花
- 木芙蓉根
- 白花灰毛槐树
- 白炭
- 野把子
- 野拔子
- 白果紫草
- 迎春花根
- 白杜鹃花
- 木本胡枝子叶
- 毛八角莲
- 野山蚂蟥
- 白花蛇头
- 母猪藤根
- 木姜子茎
- 黑点草
- 野棉花根
- 菊花黄连
- 野西瓜苗子
- 越南樟皮
- 白脚威灵
- 野丁香根
- 白牛胆根
- 迎春花叶
- 白花夏枯草
- 野凤仙花
- 毛八角枫
- 白花甜蜜蜜
- 白背青荚叶
- 白花丁香
- 野扇花果
- 木天蓼根
- 白枪杆根
- 野冬青皮
- 白花猪母菜
- 白花灯笼
- 猪蓼子草
- 止血扇菇
- 野冬青果
- 猪母柴根
- 泽珍珠菜
- 木通七叶莲
- 白毛鹿茸草
- 白花菜根
- 獐耳细辛
- 白沙虫药
- 白毛草
- 白粉蕨
- 木锦鸡儿
- 野杜仲果
- 木本猪毛菜
- 棉花杜仲
- 棉花藤
- 木达地黄
- 野山芝麻
- 白猪栗根