羊耳蒜
《中华本草》:羊耳蒜
拼音注音
Yánɡ ěr Suàn
别名
珍珠七、借母怀胎、鸡心七、算盘七
英文名
root of Japanese Dock, Japanese Twayblade
出处
出自《陕西中草药》
来源
药材基源:为兰科植物羊耳蒜的带根全草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Liparis japonica (Miq.) Maxim.采收和储藏:夏、秋采挖,鲜用或切段晒干。
原形态
羊耳蒜,多年生草本,全株无毛。假鳞茎卵球形,外被于膜质的白色鞘,下部具多数须根,如蒜头状,长6-12mm。基生叶2枚,基部抱合而近对生;叶片狭卵形或卵状椭圆形,长7-13cm,宽4-6cm,基部渐狭,先端钝尖头,下延成鞘状抱茎。花葶由2叶轴具翅;苞片膜质,鳞片状,钝头,长1-1.5mm;萼片长卵状披针形,长8-9mm,先端稍钝;花淡绿色,花瓣线形,与萼片等长,唇瓣较大,倒卵形,长8-13mm,不分裂,平坦,中部稍缢缩,其余花被片均较狭窄;蕊柱稍弓曲,先端翅钝圆,基部膨大鼓出;子房细长,基部渐狭缩成柄,扭转,柱头长2.5mm。蒴果长倒卵状披针形,长达1.2cm,果梗长约1mm。
生境分布
生态环境:生于海拔2400-2600m的常绿阔叶林、松林及灌丛中。资源分布:分布于东北、西北及安徽、湖北、四川、贵州、云南等地。
性味
甘;微酸;性平
归经
脾;肝;胆经
功能主治
活血止血;消肿止痛。主崩漏;产后腹痛;白带过多;扁桃体炎;跌打损伤;烧伤
用法用量
内服:煎汤,6-9g。外用:适量,鲜品捣敷。
摘录
《中华本草》
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:羊耳蒜
拼音注音
Yánɡ ěr Suàn
别名
鸡心七、算盘七、珍珠七
来源
兰科羊耳兰属植物羊耳蒜Liparis japonica (Miq.)Maxim.,以带根全草入药。夏秋采收,洗净晒干。
性味
微酸,平。
功能主治
止血止痛。用于崩漏,白带,产后腹痛。
用法用量
2~3钱。
摘录
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
《*辞典》:羊耳蒜
拼音注音
Yánɡ ěr Suàn
别名
珍珠七、鸡心七
出处
《陕西中草药》
来源
为兰科植物羊耳蒜的带根全草。夏、秋采挖,洗净,晒干。
原形态
多年生草本,高15~30厘米,全株无毛。块茎扁球形,为残叶包被,如蒜头状。叶2枚,有柄,椭圆形残宽卵形,长5~10厘米,宽2.5~6厘米,叶基下延成鞘,抱茎。花茎高达20厘米;穗状花序具花数朵;花淡紫色,唇瓣较宽大,广卵形或近椭圆形,长8~13毫米,不分裂,其余花被片均较狭窄;子房稍扭转。蒴果。
生境分布
生于林下或林间草地。分布陕西及东北等地。
性味
涩,平。
功能主治
活血调经,止血,止痛,强心,镇静。治崩漏,白带,产后腹痛,外伤急救。
复方
①治崩漏:羊耳蒜三钱。水煎服。
②治产后腹痛:羊耳蒜三钱,桃奴三钱。水煎加黄酒服。
摘录
《*辞典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柚核
- 鱼藤
- 甘青青兰
- 光叶巴豆树
- 鸟不宿
- 三匹叶
- 花生壳
- 滇南杭子梢
- 公英叶风毛菊
- 杨梅树皮
- 马槟榔
- 紫椴
- 母草
- 夜吹箫
- 蘘荷
- 橄榄根
- 慈姑花
- 瓜子莲
- 紫草
- 甘蔗皮
- 菰根
- 刚毛香茶菜
- 刚竹
- 广东土牛膝
- 广防己
- 红辣树根
- 光刺兔唇花
- 疳积药
- 公鸡头叶
- 眼睛草
- 桂木根
- 五味草
- 狗肉
- 光叶地不容
- 皋芦
- 勾儿茶
- 干贝
- 连翘根
- 绣球防风根
- 橄榄核
- 狗尾花
- 狗爪豆
- 甘草头
- 甘蕉根
- 光板猫叶草
- 光果南蛇藤
- 观音茶
- 功劳子
- 镰片假毛蕨
- 碎米蕨
- 粗叶悬钩子
- 桂叶素馨
- 桄榔子
- 橄榄露
- 狗脑
- 瓜蒌
- 瓜蒌皮
- 罐子草
- 肝风草
- 古羊藤
- 细叶桉叶
- 拐芹
- 枸骨树皮
- 柑皮
- 红酸杆
- 冷蕨
- 桄榔面
- 牿岭勾儿茶
- 狗舌草根
- 甘紫菜
- 狗牙花
- 狗胆
- 瓜子藤
- 甘草节
- 岗松根
- 桑椹酒
- 干饧糟
- 广西九里香
- 构皮麻
- 圆锥花南蛇藤根
- 白线薯
- 狗狗秧
- 大尾摇
- 黄背草苗
- 光风轮菜
- 桂木
- 狗母鱼
- 葛藟汁
- 狗哇花
- 狗娃花
- 刚毛尖子木
- 狗牙贝
- 昂天莲
- 骨螺
- 豆油
- 厚叶贯众
- 水松枝叶
- 赤瓟根
- 大草乌
- 小三棵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