醉马草
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:醉马草
拼音注音
Zuì Mǎ Cǎo
别名
马绊肠、断肠草、醉马豆、勺草
来源
豆科小花棘豆Oxytropis glabra DC.,以全草入药。
生境分布
内蒙古、陕西、甘肃、宁夏、青海、新疆。
功能主治
有毒。麻醉,镇静,止痛。
关节痛:醉马草1.5钱,杠柳皮2钱,地枸叶3钱,水煎服。
牙痛:醉马草1.5钱,水煎含漱,漱后吐出;或取根少许揉烂咬患牙处,勿咽下。
神经衰弱:鲜醉马草2钱,水煎服。
皮肤瘙痒症:醉马草适量,水煎外洗。
用法用量
内服勿过量,以免中毒。
摘录
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
《*辞典》:醉马草
拼音注音
Zuì Mǎ Cǎo
别名
马绊肠、断肠草、醉马豆、勺草
出处
《中国沙漠地区药用植物》
来源
为豆科植物小花棘豆的全草。春季开花前采收。
原形态
多年生草本,高20~30余厘米。多分枝,直立或平铺,被硬毛。托叶矩圆状卵形,基部连合,与叶柄分离,被稀毛;单数羽状复叶,小叶9~13,矩圆形,长7~18毫米,宽2~6毫米,先端渐尖,有突尖,基部圆,上面无毛,下面有疏柔毛。总状花序腋生,花稀疏;总花梗长5~9厘米,通常较叶长;花萼筒状,长约5毫米,宽约2毫米,疏生长柔毛,萼齿条形;花冠紫色,长约7毫米,旗瓣倒卵形,顶端近截形,浅凹或有细尖,龙骨瓣长约5毫米,先端有喙;子房、花柱都无毛。荚果下垂,长椭圆形,膨胀,顶端有一弯喙,长1~1.7厘米,宽约4~7毫米,密生长柔毛,花期6~7月。果期8~9月。
生境分布
生于沙漠地区的河流滩地、湖盆、草滩及盐演化土壤上。分布内蒙古、陕西、甘肃、宁夏、青海、新疆、山西等地。
功能主治
麻醉,镇静,止痛。治关节痛,牙痛,神经衰弱,皮肤瘙痒。
用法用量
内服;煎汤,0.5~1钱(鲜品1~2钱)。外用:揉烂塞患牙或煎水含漱。
注意
本品有毒,服用宜慎。
复方
①治关节痛:醉马草一钱五分,北五加皮二钱,地枸叶三钱。水煎服。
②治牙痛:醉马草一钱五分。水煎含漱,漱后吐出;或取根少许揉烂咬在患牙处,勿咽下。
③治神经衰弱:鲜醉马草二钱。水煎服。
④治皮肤瘙痒:醉马草适量。水煎外洗。
摘录
《*辞典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野芋实
- 牛脾
- 绵马贯众
- 蜘蛛果茎叶
- 山菠萝根
- 钻天杨
- 椰根
- 转心莲
- 鳣鱼肝
- 紫金莲
- 走游草
- 茶绒
- 再生稻
- 自消容根
- 蚤休
- 雉肝
- 干漆
- 紫金砂
- 针叶火绒草
- 蜘蛛
- 鹧鸪菜
- 茱苓草
- 走边疆
- 鯮鱼
- 鳙鱼
- 蜇虫
- 钟花草
- 灰包
- 纵条肌海葵
- 醉针茅
- 白托柄菇
- 橡实壳
- 大将军
- 鸦胆子
- 乌桕
- 小蒜
- 豨莶
- 杨梅根
- 白马骨根
- 白背叶(峨嵋山胡椒)
- 芭蕉花
- 黄栌
- 五叶壁藤
- 毛发唐松草
- 冰草根
- 黄麻叶
- 白刺花叶
- 阔齿兔唇花
- 熊筋
- 云锦杜鹃
- 雉
- 萱藻
- 川牛膝
- 飞天蠄蟧
- 酸模叶橐吾
- 厚叶算盘子
- 龙骨
- 牛尾菜
- 小花老鼠簕果
- 大雪上一枝蒿
- 露兜竻蔃
- 马铃根
- 豨莶草
- 蔓荆子叶
- 地血香
- 鼺鼠
- 锦葵
- 中华莛子藨
- 红雀珊瑚
- 小花黄堇
- 雪胆
- 木耳
- 夏至草
- 豆角柴
- 藤仲
- 红旱莲
- 鹿梨根皮
- 向日葵茎髓
- 铧头草
- 黄麻
- 单肾草
- 马耳草
- 竹鼠肉
- 小叶假耧斗菜
- 马鹿花
- 大鲵
- 天目木兰
- 高山唐松草
- 春花木
- 狼牙委陵菜
- 黄芽白菜
- 锥栗
- 鸭舌鱼鳖
- 擘蓝
- 石灰华
- 含羞草
- 石青菜
- 水蔓青
- 核桃叶
- 醋糟