胆南星
《外治方》:胆南星
制法
共研细粉,混合。贮瓶勿泄气,备用。
功能主治
据报道,用本方治疗小儿流涎100例,均获痊愈。
用法用量
睡前取药粉15克,用陈米醋调成粘厚糊状饼,敷贴两脚心(涌泉穴),外盖塑料薄膜,用纱布扎紧,每次敷贴12小时,一般3~4次即可。
摘录
《外治方》
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:胆南星
拼音注音
Dǎn Nán Xīnɡ
英文名
ARISAEMA CUM BILE
来源
本品为制天南星的细粉与牛、羊或猪胆汁经加工而成,或为生天南星细粉与牛、羊或猪胆汁经发酵加工而成。
形状
本品呈方块状或圆柱状。棕黄色、灰棕色或棕黑色。质硬。气微腥,味苦。
性味
苦、微辛,凉。
鉴别
(1) 本品粉末淡黄棕色。薄壁细胞类圆形,充满糊化淀粉粒。草酸钙针晶束长20~90μm 。螺纹及环纹导管直径8~60μm。
(2) 取本品粉末0.2g,加水5ml ,振摇,滤过,取滤液2ml 置试管中,加新制的糠醛溶液(1→100)0.5ml,沿管壁加硫酸2ml ,两液接界处即显棕红色环。
炮制
1法):将天南星磨粉、加入适量的牛胆汁在瓦盆中,混成糊状(每200斤南星,用1000只牛胆的汁分3次加入),日晒夜露至干,再磨成粉,加入胆汁拌匀成糊。如此反复直至胆汁全部吸干为止,色发黑,无麻辣味为止。
2法):将每130斤制南星磨粉,用1000只牛胆汁的水溶液(可以先将胆汁在铜锅中熬浓,约100斤熬成5斤,用时加适量的水冲稀)拌成糊状,置外面日晒夜露1~2个星期(防淋雨),可除其腥气,干后成灰褐色。
现制南星,1斤细粉用牛胆10只,汁水约40两,将浓缩的胆汁与之拌和,做成小块日晒夜露至干燥为止。
3法):天南星60斤,牛胆420只。将天南星用水洗净晒干磨粉,放缸内加牛胆汁拌匀,日晒(冬季则置暖室内),并时时搅拌,使南星发酵,半月后放在特制的二层蒸笼内,并分放两只锅中再加120只牛胆汁,蒸3天,冷后出锅放缸内,再次发酵;1月后,再蒸制,并放90只牛胆的汁,蒸3天(切忌水流入),出锅后,放入特制的大铝盘或搪瓷盘中,烘干,再蒸12小时,放在石板上,做成圆球形块,装入牛胆内晒干。
归经
归肺、肝、脾经。
功能主治
清热化痰,息风定惊。用于痰热咳嗽,咯痰黄稠,中风痰迷,癫狂惊痫。
用法用量
3~6g。
贮藏
置通风干燥处,防蛀。
摘录
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枳椇木皮
- 蟛蜞菊
- 阿利藤
- 鼻涕果
- 展枝唐松草
- 青杠碗
- 栗叶
- 蘑菇
- 棕叶芦
- 紫地榆
- 紫花一炷香
- 肉连环
- 稻谷芒
- 钩栲
- 牛肝
- 杄木
- 鸡毛狗
- 马皮
- 山橘叶
- 粘人草
- 滇杠柳
- 苦碟子
- 鸡子黄
- 青藤子
- 谷芽
- 鸡(土从)
- 独蕨萁
- 鳟鱼
- 鸡冠花
- 芜荑酱
- 黄麻
- 蚯蚓
- 红梗草根
- 蚂蚁上树
- 鹌鹑
- 麦撇花藤
- 兔血
- 止泻木
- 贝母兰
- 蝮蛇蜕皮
- 黑石珠
- 癞皮根
- 峨山雪莲花
- 金丝桃
- 刺桐花
- 台湾厚壳树
- 紫荆丫
- 赤杨
- 石吊兰
- 牛耳大黄叶
- 紫花芥
- 杏花
- 梗花雀梅藤
- 葎草根
- 鱼肠草
- 紫堇花
- 土贝母
- 短瓣花
- 弹裂碎米荠
- 青竹蛇
- 钩吻
- 芙蓉叶
- 老君须
- 葱花
- 牛扁
- 萝芙木
- 葱须
- 野桂皮
- 腊梅
- 华南桦
- 紫花鱼灯草
- 猪脂膏
- 花花草
- 滇藏方枝柏
- 百眼藤
- 鳞瓦韦
- 九头妖
- 莲状绢毛菊
- 梨木皮
- 飞蛾藤
- 含羞草
- 三七
- 穗花杉种子
- 穿鞘花
- 天目木兰
- 红树皮
- 长年兰
- 电灯花
- 猪肤
- 犁头草
- 鯆鱼
- 鸟不企
- 雕爪
- 天文草
- 杯苋根
- 牛黄
- 鬣羚骨
- 菩提香
- 竹兰草
- 鹰不泊薳