顶头马蓝
《中华本草》:顶头马蓝
拼音注音
Dǐnɡ Tóu Mǎ Lán
别名
癣药
来源
药材基源:为爵床科植物头马蓝的全草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Tarphochlamys affinis (Griff.) Bre-mek. [Adenosina affinis Griff.; Strobilanthes FFINIS (Griff.)Y. C. Tang]采收和储藏:夏、秋季采收,洗净,鲜用或晒干。
原形态
顶头马蓝 草本,高达60cm。茎基部多膝曲,多分枝,嫩茎具白色糙毛。叶对生;具柄;叶片卵形,长3-8cm,先端尖,两面疏具糙毛,边缘有钝齿。穗状花序圆柱状,顶生,长3-6cm;苞片覆瓦状排列,宽倒卵形至卵形,长约7mm;小苞片稍短于苞片,线形;花萼裂片5,线形,三者均具腺毛和长睫毛;花冠淡紫色,长约2.5cm,裂片5,略作二唇形;雄蕊二强,伸出花冠之外,2短雄蕊之间有退化雄蕊残迹,花丝基部有膜相连,膜的两侧边缘具柔毛。蒴果长约7mm,有微毛。种子4颗。
生境分布
生态环境:生于山坡草地或灌丛中。资源分布:分布于贵州、云南等地。
性味
味苦;辛;性凉
功能主治
杀虫止痒。主治癣;疥疮
用法用量
外用:适量,煎汤洗或鲜品捣敷。
摘录
《中华本草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毛脉柳叶菜
- 五蕊梅
- 地沙
- 赤阳子
- 金樱根
- 柠檬皮
- 母猪半夏
- 黄唇鱼鳃
- 地苏木
- 黄竹参
- 茉莉花露
- 雷五加
- 紫苏苞
- 龙眼肉
- 白牛尾七
- 苦蘵果实
- 矮脚龙胆
- 地黄
- 朱兰
- 云牛膝
- 踏膀药
- 结血蒿
- 女金丹
- 山蒿
- 炉甘果
- 石菖蒲花
- 落霜红根
- 金不换
- 山铁树叶
- 金针菜
- 锥螺壳
- 大人血七
- 姜叶
- 夜吹箫
- 饺剪藤
- 莲生桂子花
- 太白贝母
- 鸦片
- 紫桔梗
- 虎头兰
- 裂叶堇菜
- 首乌藤
- 老鼠吹箫
- 毛荚决明
- 序梗女贞
- 羊脬
- 枫荷梨
- 山荆子
- 海蜇皮
- 新疆藁本
- 炙红芪
- 牡荆叶
- 土茯苓
- 沙前胡
- 排草香
- 墙草
- 槐米
- 长萼猪屎豆
- 下冈哇
- 金丝桃果实
- 万年松
- 厚朴果
- 野木瓜
- 枇杷叶露
- 鸡脑
- 大报春花
- 石瓜子莲
- 鸳鸯
- 沙旋复花
- 小叶罗汉松
- 鲤鱼目
- 异木患
- 雉子筵
- 三棱草
- 海蛤壳
- 细叶黄杨
- 金瓜草
- 地肤子
- 驳骨草
- 托柄菝葜
- 黄蘑菇
- 蛤叶薯
- 桑椹
- 虎头蕉
- 碱地马蔺
- 扁青
- 绿包藤
- 蘼芜
- 水杨柳
- 樗叶花椒
- 蓖麻叶
- 燕麦灵
- 大酸浆草
- 前胡
- 枪乌贼
- 狗枣子
- 奶浆参
- 姜黄
- 青羊肝
- 扁蒲扇